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泸州】对口帮扶:“泸”力同心谋发展,“稻”来一年情已深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7-19 17:57:34)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多亏有了泸州的救助,我们家的困难才能这么快解决……”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热光村村民多登说。

多登一家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母亲泽仁拥珍因患视神经脊髓炎眼睛几近失明,多方筹措资金做完手术后,一家人生活面临困难。正在这时,泸州市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实施的医疗救助基金项目带来了转机。泽仁拥珍做完视力修复手术后,泸州帮扶工作队启用医疗救助项目为其解决相关费用4万多元。

对口帮扶,泸州不是一句空口号。

2021年5月20日,泸州市第六批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的25名队员全部到位。带着使命帮扶,带着责任帮扶,带着感情帮扶,如今,泸州市对口帮扶稻城县各项工作计划均超额完成,投入对口帮扶各项资金约4351万元,先后派驻干部及专技人才51人,推动实施对口帮扶项目19个,对口帮扶项目共安排资金 4250万元。

真金白银投、真情实意帮、真抓实干扶,稻城在变,稻城乡亲也在变。

项目引领,解决当地群众最盼最急的问题

泸州市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始终将项目对准当地群众最盼最急的问题。比如,投入资金2600万元的稻城县医疗园区新建稻城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及发热隔离传染病区大楼将于今年12月竣工投用。该项目建成投用,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群众就医环境,提升稻城县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项目精准实施,建设速度也要跟上。

泸州市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队员、挂职稻城县发改局副局长的杨安波介绍,稻城县赤土乡子定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牧区重点寄宿制学校及桑堆学校教职工食堂改造提升等19个项目建设任务重,如何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工作队在“想方设法”。

“强化项目推进机制”“一人一项目负责制”“引入‘云监工’”“加强要素保障和沟通协调”……为了保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工作队竭尽全力。

为了增强队员们推进项目的凝聚力、向心力,泸州市第六批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成立了临时党总支,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队员们的干事热情。“红歌快闪、党史展参观、主题党课、座谈交心、主题党课、八一座谈会、庆祝教师节活动、过集体生日……”过去一年,临时党总支做到月月有活动,让队员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们住得下、留得住,干事有热情。

“稻城-泸州”远程会诊模式,为游客提供医疗服务

泸州市第六批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实施了一大批民生项目,擦亮了当地的民生底色。

近日,在金珠镇幼儿园的5G科技校园VR全景未来教室里,该校大班达玛班的小朋友们正在VR技术的带领下进行全景式的沉浸式学习。

金珠镇幼儿园大班达玛班的柏玛娜姆可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了,教室的墙上和地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画面,画面里有很多游戏非常好玩。通过这些游戏,小朋友们学会了各种书本上没看到过的知识。“未来教室就是神奇的百变空间,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在这里都变活了,在空间里动了起来。 我很喜欢未来教室 ,希望天天在这里上课。”柏玛娜姆高兴地说。

2021年10月,5G科技校园VR全景公益项目在金珠镇幼儿园投用。作为泸州市援建稻城县的首个幼儿教育信息化项目,5G科技校园VR全景公益项目开创了甘孜州幼儿学龄段科技进校园VR全景教学的先河。科技互动性课程的植入与教育信息化大数据的集成,通过动画引导、交互特效、数据反馈的可视化教学方式,对教育资源匮乏的稻城县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1年10月2日,泸州市人民医院稻城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了该县首例开颅手术,这是泸州市对口帮扶稻城实施“技术强院”的结果,当地广大群众“大病不出县”正成为现实。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稻城县,全年游客最多时有 300 万人次,需要吸氧、降压等各种医疗救援。本着助力旅游发展的理念,泸州援建医疗工作队及时开通了游客网上微信、视频、电话应诊,探索了“稻城-泸州”医院医生联网远程会诊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加及时的医疗服务。

技术帮扶,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推动稻城乡村振兴

“谢谢段书记,多亏你帮忙做好疫病防控,我家的猪才能顺利出栏。”2021年11月5日,稻城县香格里拉镇日美村脱贫户小洪对前来做回访的泸州市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队员、挂职香格里拉镇党委副书记的段彬表示感谢。

几个月前,小洪家遇到了难题,家里养殖的几十头小猪崽不吃食,无精打采,忧心忡忡的小洪给段彬打去电话求助。

段彬来自纳溪区农业农村局,是高级兽医师。接到电话,段彬二话没说,背上诊包上门救治。经过诊断,小洪家的54头藏香猪得到了医治,价值8万元的藏香猪得以出栏变现。

段彬到香格里拉镇上任后,组织镇村兽医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1期,组织养殖户培训3期共243人次,致力于藏香猪品种杂交改良,提高瘦肉率和屠宰率。

工作队领队肖科介绍,全队共有医疗、教育、农业、财评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39名,占比78%。这批专业技术人才到稻城后,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与种养大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定期上门指导、远程在线答疑等,帮助种养大户及时解决技术难题,促进农民增收;其他专业人员安排到教育一线、医疗前沿和县级各单位,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推动稻城乡村振兴。

“稻”来一年情已深,帮扶路上任重远。接下来,泸州市将精准实施《泸州市对口帮扶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规划(2021-2025年)》,让项目真正发挥效用,促进稻城县实现新发展,谱写泸稻合作共赢新篇章。

(张莉琴 周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