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作出的明确指示和殷殷嘱托。近年来,致公党泸州市江阳区基层委员会积极投身“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的“双助”活动,全力以赴协助党委政府改善民生的履职实践,走出了为民服务新思路。
为农村学校送书送教、为偏远乡村送医送药、为改善民生建言献策……长期以来,哪里有民生需求、哪里就有江阳致公党员忙碌的身影,他们坚持继承和发扬“致力为公”的光荣传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得到社会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教育帮扶——做足“绣花”功夫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致公党江阳区基层委员会唐朝、刘代贵、刘中宪、周亮、王田等11名委员,坚持每两个月一次,以各种形式轮换带领党员们到叙永县寨和村、古蔺县古蔺镇和二郎镇玉林村、江阳区通滩镇等偏远山村看望老师和孩子们。每次来回起早贪黑一整天,加上步行家访,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但没有一个党员停下脚步。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教学器材设备等硬件购置,从校园文化打造到种子教师培养、孩子学习生活等捐资助学,从精心策划每一项活动到每一个方案的落地落实,致公党员们都倾注了无数心血。通过全力推进实施“十百千”工程“致公筑梦困境学生一帮一”等活动,给50余名困难学子送去实实在在的帮助;“致美四川”系列活动影响上千名农村孩子,捐建13个“致公书屋”得到师生以及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联合省扶贫基金会送科技包到村小、组织优秀学子参与暑期学习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信心;开展的“致公•悦读”种子教师培训项目,为古叙两县四校60名边远山区农村教师送教,制定了3年规划培养成为阅读骨干......
累,但很欣慰。党员们说:“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树苗茁壮成长,教育生生不息。”他们表示将继续把教育帮扶的“绣花”功夫做深做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医疗帮扶——精心“组团”服务
“拔掉贫困群众的‘病根’是脱贫的最大难点,医疗扶贫为贫困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祛除病灶’,是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5月以来,致公党江阳区基层委员会委员、三支部副主委、泸州王氏骨科医院院长谢勇,一直在为古蔺县双沙中心卫生院的疼痛康复诊疗中心项目奔忙。基层委了解情况后号召党员志愿者们捐款资助了一台4万多元的医用臭氧治疗仪。目前该治疗仪已投入使用,得到卫生院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给我们送来了‘尖端武器’,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疼痛康复诊疗中心项目主要通过在古蔺县双沙中心卫生院建设疼痛康复诊疗中心,以及培养专业化医护人员,提升当地疼痛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基层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逐步提升卫健服务能力,不断助力完善医疗次中心建设。
在医疗帮扶上,党员们“组团”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持续开展医疗技术帮扶,培训基层医师和农民250余人;通过联合泸州特美健康管理公司、王氏骨科等免费开展脊柱健康检查,受益群众上千人;通过组织急救常识讲解和示范、“慢性骨关节疾病”防治知识讲座、专科专病的规范化培训和模型操作、关爱女童身心健康知识普及等活动;通过到10个社区开展“心系群众办实事 爱在社区助健康”三伏贴义诊活动,累计服务2万多人次,真正把对基层群众的关爱送到家门口、暖到心坎上。
此外,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致公党江阳区基层委员会许多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不遗余力、默默奉献。通过微信群发布捐赠倡议书,党员们积极响应、踊跃捐款捐物;通过组织参与疫情防控、抗疫宣传,为泸州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我们坚信:“心若在,希望就在。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手挽手、心连心,一定能排除万难,赢得最终胜利。”
履职尽责——强化“为民”意识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来的论断,致公党江阳区基层委员会始终不忘为民初心,践行“致力为公”,充分发挥党员资源优势,积极为民履职、为民建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2月以来,致公党江阳区基层委立足党派优势,围绕“做强‘一体’、建设‘三个高地’”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课题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推进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在党政专题协商座谈上发言;在开展先进制造业调研中座谈上,了解到企业实际困难,形成《关于完善国家电网工业企业用电查询和续费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关注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在近日开展的“千人访万企暖心解难题”大走访活动中,记录和反映问题20余条,其中《急需延续小微企业一般纳税人转回小规模纳税人政策》等信息被市政协采用;积极为部分行业呼吁精准扶持等问题得到牵头部门迅速回复。
近年来,江阳区基层委员会高度重视政协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和专题调研工作,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00余条,撰写政协委员提案80余件。其中,《关于规范农村“封路”抗疫的建议》《全民传染病防治工作亟待高度重视》等被全国政协采用;《在西部地区亟待加大对卒中急救地图的宣传推广力度》《关于疫情期间出台贫困人口“兜底”政策的建议》《乡村户外拓展训练设施亟待规范管理》等被省政协采用;《关于加大伞里古街打造力度的建议》《关于农村垃圾分类问题的建议》等提案成为江阳区政协重点提案。《加强优秀乡村文化传承,提升美丽宜居乡村品质》《关于切实抓好农村公路管养的调查与建议》《关于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等履职成果被致公党省委会采用,并作为集体提案提交,部分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吸收。
“画好团结合作最大同心圆、制定履职尽责最好计划书,认真把握新时代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关键点,坚持‘四个围绕’、发挥党派优势,迈步新征程、做出新贡献,是我们致公党江阳区基层委全体党员的共同心声和履职意愿。”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使命,致公党江阳区基层委员会步履铿锵,勇立潮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发扬“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优良传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泸州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奋进全国百强、建设幸福江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江阳区委统战部 致公党江阳区基层委员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