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促进各民族团结交流融合,同心共筑中国梦,筠连县教体系统进一步传递工作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创建活动。
一是强化“五个认同”教育。紧紧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融入课堂教学、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中,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提升全县各族人民“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交往交流交融格局。
二是着重特色亮点打造。各学校、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整合资源,探索开展创建“进学校”特色亮点工作,突出芦笙和芦笙舞、大唢呐、蜡染百褶裙、苗绣、花山节、古歌等筠连各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特色,搞好发掘、传习、普及工作,让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寓教于乐,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是强化政治责任。开展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是县委、县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一把手”工程,各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校(园)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做好人、财、物保障,并将责任分解到人,明确时限要求、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任务。
(筠连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