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泸州】泸州援建稻城县蔬菜大棚迎来首批“贵客”
http://www.sctyzx.gov.cn/  (2023-02-20 17:29:53)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二月的稻城高原,全天均温不足10℃,夜晚基本为零下7℃左右,但在稻城县噶通镇仲堆仲麦村的高原现代蔬菜产业园大棚里,白天温度可达20摄氏度,夜晚土壤也能免于霜冻。走进蔬菜大棚,掀开黑色透孔的地膜,伴着一股清新的香味,可以看见一些白色菌丝状物质正舒展蔓延。这正是稻城县土特产公司“稻城好物”的负责人王吉祥通过噶通镇大棚种植的羊肚菌。

来路有点“野”

“我一直都在稻城从事高原土特产品销售,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稻城波瓦山上发现了一些野生羊肚菌,便让公司的技术人员小心翼翼地采集起来做研究、做实验、做试种,我们想方设法想要延续这类珍贵的品种。”王吉祥回忆起当初发现高原野生羊肚菌时的场景,依然心情激动。

野生羊肚菌丝易感染病菌,对环境和温度敏感且土质要求高,存活率低。王吉祥组织公司技术人员攻坚克难,多次请教各级农技专家,成功在噶通镇发现了适宜羊肚菌生长的土地,再加上薄膜大棚的保温“助攻”,自动滴灌系统、仿林下河滩生态系统,羊肚菌丝在高寒高原终于有了“归宿”。目前,从野生羊肚菌上提取的第一批菌丝已于今年1月成功着土试种2个大棚,面积约1亩。第一批“春节”“最野”羊肚菌将在3月中下旬迎来收获,期间根据生长情况,再逐步梯次扩面加棚种植,预计亩产200斤。

前景有点“贵”

种植羊肚菌的大棚是泸州市第六批对口帮扶稻城县援建项目,投入专项援建资金80万,占地20亩,共分4个区域,包括1个大棚种植区(含8个并排的双层厚膜大棚)、3个露天种植区及其他配套设施。该项目已于去年10月竣工验收,今年春节期间投入使用。

“为了种出好的生态羊肚菌,我们公司在调研+实验+试种+当地藏族工人培训上,共投入了300万元,争取实现冬种秋收、夏种秋收,多季丰收,一地多收。”王吉祥表示,“今年,我们还提交了《全世界最高人工食用菌种植基地》吉尼斯纪录申请,力争我们的原生态羊肚菌走向世界,打造出独特的高原品牌。”

在当前的高原土特产市场上,新鲜羊肚菌每斤50多元,烘干后可卖到每斤300多元。羊肚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野生产量有限,大棚“仿野生系统”种植既保留高原生态风味又增加羊肚菌产量,既解决一部分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又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一笔“土产”新收入,高原大棚羊肚菌正开启高原乡村振兴新“丰景”和新“钱景”。

(泸州市第六批对口帮扶稻城县工作队 钟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