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新春的步伐,优化营商环境迎来新的出发。开年以来,遂宁市企业生产干劲十足,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生产热”“项目热”的背后,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有效推动“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进一步构筑营商环境“引力场”,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次暖心会
让企业发展信心更足
日前,遂宁市委统战部部长与民营企业家沟通协商“面对面”“键对键”2023年第一次活动举行,我市部分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共赴一场暖心之旅。
在座席安排上,企业家成为座上宾,与干部相对而坐,对企业家的尊重体现在细节处、落实在行动上。
3个多小时活动中,天齐锂业(射洪)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代理总经理范永澜、四川美立方门业公司董事长李学军、正大食品遂宁有限公司总裁杜正芹、四川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制造经理潘文龙、志超科技(遂宁)有限公司行政助理杜娟、四川遂宁市利普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国祥逐一发言,反映困难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每个企业家发言结束后,相关部门就给出详细的答复。答复得好不好,则由企业家说了算。这一细节,也让企业家看到遂宁厚植营商“沃土”、构筑发展“高地”的诚意满满。
“我们感受到了遂宁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视程度,加上不断落地的各项政策,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会场上,企业家纷纷表示。
一个小窗口
打造利企便民“政务大超市”
“以前办理出售、购买、利用非重点保护(‘三有’)陆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审批,不仅要拿上一堆材料,还要跑好几个窗口才能办理。有了无差别综合窗口后,我只需到窗口一次,当天就能拿到批文。”2月9日,蓬溪县鸣凤镇益善堂蛇类养殖厂负责人杨先生在蓬溪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拿着刚办好的批复文件,一脸笑容地告诉记者。
蓬溪县是四川省第一批无差别综合窗口“省内通办”省级试点地区。自改革试运行以来,该县通过规范设置综合窗口、最大限度整合行政许可事项、优化办理流程等措施,将120项企业开办、社会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审批事项,80项“川渝通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和54项便民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实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任意窗办任意事”。
“申请人只需一次取号、递交一次材料,即可进行流转、审批、出证。前台受理人员将根据业务类型,推送到对应审批股室进行办理。”蓬溪县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办理企业注销为例,市民可以到综合窗口递交资料,也可以在四川政务服务网的“注销服务专区”提交材料。审批通过后,商事登记审批股就会收到推送,一般30分钟内就能办理好。
同时,蓬溪县还在综合窗口设置重大项目、特殊困难群体代办点,由股室长轮流服务,集中会办会审会签,满足群众“多点可办”。针对申请人办理事项,每天由专人对办结事项进行回访,广泛听取群众对审批人员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的意见,及时提醒群众对临近到期的证照进行延续办理。
截至目前,蓬溪县共设立无差别综合窗口126个,合计受理审批服务事项14万件,办理等候时间平均缩短30分钟,申请材料减少了60%。下一步,蓬溪县将加快推进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让公安、社保、医保、房管、税务等县直部门,以及中介机构入驻新政务服务大厅,打造利企便民“政务大超市”,“跑”出服务群众“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