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南充】深挖用活资源 文旅兴带动城市兴
http://www.sctyzx.gov.cn/  (2024-05-08 19:18:14)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世界地质地貌奇观“天下第一曲流”、“世界钓鱼胜地”升钟湖、风景如画的琳琅山、临江而立的鹤鸣山等山水美景相拥,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春节文化交相辉映……作为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南充一直用心用情织就属于这座城市独特的锦绣画卷。

今年1月,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支持南充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好天府旅游名县,打造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这凸显了南充在全省的重要战略地位,也为南充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站在全新的时代方位和历史坐标,南充发出了文旅融合的“动员令”,不仅确立了“加快推进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发展定位,还进一步明确要大力实施文旅兴市战略,正一步一步把发展推向前进、让蓝图变为现实。

“流量”变“留量” 南充有底气

一条宽阔的嘉陵江,从陕甘的崇山峻岭而来,一路奔涌,用巨大“几”字湾,造就了南充亲山临水的地理骨骼。也用300里柔美身段,赋予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文旅发展优势。

寻一个晴朗天气逆江而上游览南充,你可以到中法农业科技园,看江水波光粼粼、花草随风摇曳的山水田园画卷;也可以去阆中古城,观看张飞巡城、秀才赶考、川北婚嫁、汉服提灯会等传统民俗节目……山美、水美、城美的南充,是一座来了不想离开、来了还想再来的城市。

一座城市,为何会得到大家如此青睐?一组数据给出了回应:南充拥有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4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3项,有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0个、天府旅游名县3个,拥有文化旅游企业1243家和总体规模全省第二的标准演艺剧场,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并入选中国“十大舒适之城”。

“这些数据背后,是这座城市揽客的‘流量密码’。”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用一组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个说法:今年春节长假,全市文旅市场共接待游客13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32亿元。

如今,站在全新的时代方位和历史坐标,南充更是抢抓发展机遇,确立了“加快推进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定位。“这是贯彻省委部署的具体行动、契合市情实际的科学决策,也是将‘流量’变‘留量’的必然选择。”该负责人认为,目标指引方向,随着文旅融合“动员令”的发出,南充吹响了文旅兴市“集结号”,进入了加速文旅融合、发展文旅产业的重大机遇期。各方力量将锚定目标,汇聚力量,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不断提升南充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文旅供给力和文旅产业竞争力,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南充文旅发展再谱新篇章。

“出圈”更“出彩” 南充有信心

文旅产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具有一业兴而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今年春节期间,南充创新推出的“四季清晖”二十四节气实景演艺,不仅融入了春节文化、嘉陵江文化、丝绸文化等元素,还再现了落下闳、司马相如、陈寿等南充重要历史人物,极具“中国韵”“南充味”“艺术范”。该实景演艺一经上线,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往现场观看,一度出现一票难求的景象,还频频引来中、省媒体报道关注,成功“火出了圈”。

像这样的“高光”时刻,更是时常上演。近年来,南充深入挖掘优秀巴蜀文化,推出了歌剧《笔墨著三国》、杂技剧《东方丝源》、大木偶剧《天下有偶》等20余部精品力作,荣获了文旅部“群星奖”、四川省“文华奖”等40余项国省重量级奖项;打造了国际木偶艺术周、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等品牌活动,让“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速。

要推动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在“出圈”同时更加“出彩”,就必须拓展文旅这一潜力空间。因此,在锚定“加快推进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定位的同时,我市又进一步明确了要大力实施文旅兴市战略,这既是顺势而为、适应消费升级规律的现实选择,也是乘势而上、用好用活资源优势的有力举措。

“把发展推向前进、让蓝图变为现实,关键是要用好用活文旅资源。”朱德故居管理局宣传教育科科长李亮对此深有感触。他介绍说,朱德故里景区紧扣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目标,持续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推出了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游学线路,吸引全国各地学生来仪陇踏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文化。今年3月以来,该景区接待研学人数已达5万余人次。

要让文旅兴带动城市兴,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有更为深入的见解。“除要持续增强南充旅游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外,我们还将优化文旅发展布局、壮大文化产业、丰富文旅业态。”他说,我市将围绕加快推进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打造一批特色、创建一批亮点、形成一批品牌,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和文旅供给力,努力推动文旅发展取得新成效。

“网红”变“长红” 南充有拼劲

面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五彩斑斓的民俗文化,南充用心用情绘就的文旅产业发展蓝图,让职能部门充满了信心。

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文旅兴市战略蓄积着南充未来发展的潜力,通过持续挖掘文旅资源、壮大文旅产业、激活文旅经济,我市文旅产业发展一定能够迎来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光明前景。

“我们将持续做好品牌塑造、融合发展、宣传营销三篇文章,推动阆中文旅产业提档升级。”阆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郑春华满怀信心地表示,阆中将持续深挖三国文化、春节文化内涵,大力创建以“巴文化”为主题的阆中嘉陵江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不断丰富充实旅游业态。

宏伟的发展蓝图也给大家带来了干事拼劲。

随着嘉陵江风景绿道加快建设,不少景点已成为市民游客心中的“网红打卡地”。4月23日,记者沿着嘉陵江风景绿道来到猪山公园,游步道红蓝相间,公园里绿意盎然。不远处的都京港嘉陵江大桥桥头处,摊铺机、压路机、工程车来回穿梭,数十位工人有条不紊地对沥青路面进行摊铺施工。

“目前已达到通车条件。”南充市嘉陵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现场代表冯成龙介绍,嘉陵江风景绿道嘉陵段北起西河步行桥,南至文峰污水处理厂,全长29公里,其中新建20公里,改造提升9公里。建成后,将与顺庆段绿道实现相连,打通城市绿道和拥江绿道。

这份让南充从“网红”变“长红”的拼劲,在让专家学者为之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其对南充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华档案文献研究院院长、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金生杨认为,南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丰富多彩,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彩的内容值得大家去发掘和利用,并积极发挥其当代价值。他认为,南充文化资源丰富,建议择一两个方面重点打造,不要一把抓。

“我认为,南充可加大对文旅资源研究的投入力度,促进文化产出,将文化研究阐释到位,传承创新到位。”金生杨表示,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南充文旅一定能够迎来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光明前景,南充大地一定能够成为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幸福家园,南充未来一定能够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