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至30日,“访长江首城 看宜路精彩”一月一主题5月主题采访活动举行。本月主题采访聚焦宜宾民营经济发展,采风团先后走进翠屏区、三江新区、兴文县以及筠连县,与四川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四川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明珠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宜宾醒世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感受宜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翠屏区:“妈妈式”服务 当好企业贴心人
长江工业园区
在四川长江工业园区内,多家企业的厂房外墙上都挂着一块“妈妈式”贴心服务公示牌,上面有联系领导、服务专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并明确了服务职责——提供建设生产运营全过程“妈妈式”服务。
妈妈式贴心服务公示牌
小小的一块公示牌,通过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反映出长江工业园护企暖企的力度和温度,更获得园区入驻企业的高度评价。
四川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庞春辉说:“这里的办事效率特别高,我们公司用短短9个月时间便实现了建成投产。”
近年来,为了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长江工业园探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妈妈式”贴心服务,用一个个硬核举措,为企业“解绑”,为产业“赋能”。做到实心实意、真情服务、持之以恒,无条件、无私心、无微不至地呵护企业成长。
兴文县:建设专业交易中心 赋能竹产业发展
“兴文的营商环境特别好。”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俊竹说,公司从签约到落地、从建设到投产,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遇到任何问题,他们都以最快的速度帮我们解决。
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宜宾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兴文经开区竹产业园,主要经营一次性竹纸浆模塑环保餐具和包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远销欧美。目前,兴文经开区竹产业园入驻了竹加工企业15家,带动该县竹产业企业128家,其中加工企业71家。
为了让入驻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兴文经开区构建“服务专员”制,落实“服务专员”靠前服务,围绕企业招引落地、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等,全面构建完善高效便捷、公平普惠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兴文县创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
为了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兴文县还建设了创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据兴文县竹产业办公室负责人何华晔介绍,交易中心主要发挥销售带动作用,以“买全国 卖全球”为定位,与全国主要竹产区的300余家企业建立购销合作,致力于为兴文县竹产业企业销售生产的产品。同时,交易中心发挥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作用,搭建竹代塑产业研发与交流、竹日用品采购与合作平台,举办中国(兴文)创新竹日用品峰会和全国高校创新竹日用品设计大赛,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曝光率和影响力。
此外,交易中心还是展示兴文县优化营商环境的“窗口”,不定期邀请国内大型供应商前来交流考察,发挥平台作用,讲述兴文县营商环境相关案例,让外地客商切实体会到兴文县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吸引更多外地企业入驻。
三江新区:让企业坐C位 双向奔赴共筑经济腾飞
三江新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
“敢为人先、行胜于言”,是三江新区的精气神;“让企业坐C位”,是三江新区尊重企业、支持企业、关心关爱企业的真实写照。
什么是“让企业坐C位”?企业最有发言权。
四川祥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蒋治华说,公司有几次接到大订单,出现了大量的用工需求缺口,但一时没有办法马上招到人。为了不耽误生产,他们向三江新区求助,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每次都帮助他们完美解决了用工短缺的难题。
宜宾市极米光电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桂文文说,公司这几年海外的业务发展非常迅猛,但因为公司产品没有被纳入到商务部、生态环境部及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保税维修白名单中,出口海外的产品只能退回香港维修,耗费的时效和成本非常高。三江新区相关负责人得知情况后积极协调,带着他们去拜访省级部门、国家部委,终于在今年1月,极米有三个编号的投影仪产品被纳入保税维修白名单。
忙碌的人才服务专区
为全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江新区以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为平台和载体,来实现“让企业坐C位”的承诺。
据三江新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龚艺介绍,中心依托“企业之家”线下集成式服务大厅以及“三江企才通”线上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了企业诉求和政策申报一站受理、分类办理、全程督办、办结回访的一站式全流程闭环机制。
截至目前,三江新区企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受理企业和人才诉求1102条,办结1081条,好评率100/%,真正实现了企业“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同时,中心常态化开展“畅聊早餐汇”“三江人才荟”等政企交流活动,建立政企对话日、局长接待日等轮值服务机制,有效打破了行政部门壁垒、政企信息壁垒、产教才融通壁垒,实现了政府、产业、人才三方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融。
筠连县:以“营商环境标准化”为抓手 民营经济“势”更强
四川明珠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加工车间
位于筠连经开区巡司功能区的四川明珠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线电缆研发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该公司自2021年底建成投产以来,截至2023年12月底,累计生产铜材13.19万吨,创造产值82.41亿元,使筠连县工业经济产值得到有效增长,充分解决当地返乡劳动力安置问题。
“在县级各部门的一站式服务下,我们公司从破土动工到实现试生产仅用了120天,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筠连良好的营商环境。”四川明珠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雪栋说。
宜宾醒世茶业有限公司
宜宾醒世茶业有限公司是筠连本土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民营企业,该公司董事长陈蓉介绍,多年来在筠连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扶下,公司度过一次又一次难关,如今已成为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带动力强、助农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
筠连县作为全国首个“国、省联创”营商环境标准化试点县,深知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为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筠连县积极探索构建了营商环境“筠连模式”,先后发布营商环境标准化体系系列标准,将标准化体系引入营商环境建设中,规范了政务服务、监管执法、经营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法治保障五大领域行为。这一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政务服务的规范性和效率,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
筠连县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杨杰介绍,近年来,筠连县在政务服务领域不断深化改革,承诺1.5小时内颁发营业执照、实行双证同出改革等举措,提高了办理效率。筠连县还推行“1+N”模式,实现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登记的同时,税务、医保、银行等相关部门也能得到通知,从而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还通过实行跨业务联合检查、限制监督检查次数等措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
两天时间、四个点位,媒体采风团进企业、入车间、看项目,充分感受到宜宾民营经济澎湃的创新动能和强劲的发展活力。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虚此行,并表示将多渠道、多角度、多维度讲好宜宾民营经济发展的故事,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示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宜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