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进度条”已行至尾端。阳春三月,乐山民营经济正跑出一条“上扬曲线”。
在“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中,市委统战部牵头推进“进民企、解难题、助发展”行动,引导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一线工作法”,聚焦“四上”及行业龙头、升规培育、退库风险、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6类民企,化身惠企政策“宣传员”、企业项目“代办员”、困难问题“协调员”,带着问题“走”、盯着困难“访”、拿出对策“帮”,提升惠企助企精准度、穿透力,目前取得初步成效。各级干部累计走访民企4216户,收集问题899个,办结722个、办结率80.3%,一次性办结率72%,解决“老大难”和历史遗留问题35个。
人心一真,金石可镂。对企业而言,最暖心的支持莫过于诉求有回应、难题得纾解。这背后,是党委政府始终以“用户思维”为导向,将企业需求作为服务标尺——在一趟趟实地走访中摸清实情,在一次次座谈交流中倾听心声,在一件件难题化解中彰显担当。正是这样的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让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心贴得更近,既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让市场主体焕发蓬勃生机,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
“进”到实处
一项项方案激活“发展引擎”
“进企业”效果如何,“进”没进到位,“进”没“进”出成效,最终还得看是否努力为企业拉直了问号,是否真正帮企业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发展。
把对一个难题的“解剖”,变为一类难题的“解法”。秉承务实的办事态度,我市开展要素保障提速行动,每周一调度、每月一交账、每季一回访,召开10场党政企“面对面”沟通协商恳谈会,推动解决一批资金、土地、人才等保障问题,有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稳产满产。
面对民企融资瓶颈,我市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先后举办先进制造业重点企业融资对接会、金融政策宣讲会等系列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动金融资源向民企倾斜,2024年11月以来,累计摸排10.3万户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全市授信突破300亿元、实际放贷246亿余元,服务覆盖面和资金落地率均居全省前列。
面对民企用地困局,我市灵活启动由企业发“点球”,相关部门现场“接球”的机制。今年1月份,四川吉太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夹江县建食品加工厂,存在用地难问题,夹江县指导该企业参与原属宏发瓷业有限公司70亩土地法拍,并于2月成功竞得该地块;在2024年12月,川南减震拟投资5000万元扩建电动车减震器项目,但用地规划不符,犍为县第一时间按程序将商服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2月18日,“春风送岗 在‘嘉’就业”2025年乐山市知名企业大型招聘会举行,帮助300余家企业与2548人达成就业意向。
面对民企用工难题,我市持续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服务活动,春节期间,市县两级举办招聘会103场。“通过政府组织的招聘会,为我们和求职者搭建了精准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极大缓解了节后复工复产‘用工荒’。”走访过程中,乐山市江西商会会长、乐山中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拥军对记者说道。
“解”出效果
一条条政策送来“及时春雨”
助力民企发展,既要听见“楼梯响”,也要看见“人下来”。结合民企发展现状和趋势,我市精准送上“政策大礼包”,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记者根据时间线,梳理出了一条惠企“足迹”:
2024年11月,市农业农村局对接省级财政资金,为7户民企争取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4472.5万元。
2024年11月、12月,针对德胜集团、四川罡宸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钢铁产能指标不足问题,市经济信息化局2个月内5次跑省厅争取,为企业增加产能指标26.1万吨。
今年1月,市商务局针对小微企业参与以旧换新能力不足问题,创新推出“大型企业代理商模式”,通过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渠道支持、业务培训,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同样在1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出台支持房地产企业系列政策,帮助30户房地产企业回笼资金 6.9亿元,助力12个房地产项目优化有关综合单价造价系数,为企业减负近1亿元。
走访中,记者来到四川禹伽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在2024年因欠缴税费滞纳金约145万元停产,今年1月,市中区税务局指导企业分期清欠,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助力企业重启生产线。
无独有偶,1月,夹江县委统战部、县经合商务局走访杨湾手工竹纸有限公司,发现2023年应享受有关补助资金25.2万元尚未拨付,及时协调在春节前兑付到位。
2月,井研县工商联针对农机行业产品雷同度高、“内卷”突出现象,推动成立井研青耕智造机械加工有限公司,协调落实标准化厂房,实现20余家农机企业破冰合作、抱团发展。
这些,只是我市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的部分剪影。
“进民企、解难题、助发展”行动常态化开展以来,我市一方面“跑部进省”向上争,紧盯国省政策风向标,进驻企业“把脉问诊”,形成项目书向上“叩门争取”,以“奔跑指数”换取企业“发展指数”;另一方面,率先出台加力扩围促消费十二条措施,全力提振住房、机动车、家电数码、服务业等市场活力,惠及企业870家,带动营收14.65亿余元;此外,动态梳理形成25项市级、189项县级惠企政策事项清单,配套编制标准化申兑指南,“一企一策”为企业帮扶解困。
四川动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超高温热防材料智能制造项目
市经济信息化局工信科科长付晓娟告诉记者:“‘智改数转’是制造业发展关键抓手,我们为16户企业争取省级专项资金7939万元,10个工作日先行拨付50%资金,后续依进度及时拨付,已直付企业6884万余元,及时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快转型升级。”
乐山市天朗电器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庆表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与新春消费旺季形成叠加效应,近3个月,公司各大卖场销售火爆,累计销售家电1.4万余件,实现销售额6700余万元,同比增长69%,为消费者带来850万余元实惠。
“助”成常态
一串串数据汇成“发展答卷”
信心、雄心、齐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进解助”,落脚点在于一个“助”字,最终目的是“助发展”。而发展的实效,也是这项工作的答卷,每一滴汗水,终将沉淀为发展的数字注脚。
“仅3个月完成1条跨县军事光缆、55条通讯线路、18条电力线路、2条天然气管道等迁改。”回溯到2024年11月,峨眉山市双福镇红旗不锈钢构技改项目因管线搬迁难停滞,在多部门的助力下,项目主体工程提前5个月完工。同一时间点,2024年11月,四川动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超高温热防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因历史遗留问题进度滞后,沙湾区迅速解决资产承接、产权变更、规划调整等系列难题,推动项目一期试投产。
3月3日,峨眉山市双福镇红旗不锈钢构技改项目完成主体验收。
“供货效率提升60%、采购成本降低3%。”今年1月,乐山市航达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原材料采购难、人才缺口严重等问题,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乐山高新区等部门现场办公,促成企业与市内供应商、高校战略合作,实现进一步降本增效。
惟其耕耘,方见硕果。我市开展民企增资增产促进工作,精准分析企业项目落地“症结”,靶向破解难题,服务项目落地;针对企业在建圈强链、市场拓展等方面需求,深度研判可行性方案,促进扩产提能;开展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治理,制定市本级140项涉企服务清单,建成企业综合服务专区9个、园区企业服务中心2个,优化服务生态。
真金白银的订单、跟踪高效的服务,既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亦鼓舞了发展的信心。随着我市“进民企、解难题、助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的开展,拼经济的一线,有无数企业跑出了加速度。他们难题获解,吃下了发展“定心丸”的同时,也成为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1月17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席代金率相关单位赴航达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乐山市航达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监邹林表示,特别感谢政府部门将协调会开到车间一线,“面对面”解决燃眉之急,促成航达光伏风电储能电池产业园一期项目于2024年12月顺利完成单独验收并取得产权证,为企业承接订单、扩大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万事成功靠落实。当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标志着我市“进民企、解难题、助发展”行动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将以“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服务理念,用心浇灌每一棵“民企树木”,用情培育整片“产业森林”,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