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达州】达州市实施“三大行动” 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创新指数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4-10 20:12:34)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近年来,为推进解决民营企业“结构性”短板突出、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四川达州市工商联联合相关部门创新实施“三大行动”,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行动。一是做好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稳步增强全市科技创新基础建设。近年,大竹天使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宣汉微玻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省级创新平台相继获批,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四川省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二是做优企业培育。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小微企业提质升级的梯度培育格局。通过建成投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导促进一批等方式,大力推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构建企业梯度培养库。邀请专家围绕政策程序、重点难点等集中开展申报辅导,提高培育成功率。2024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3户、高新技术企业38户、“专精特新”企业43户。三是做实资金扶持。市工商联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出台《达州市提升民营企业发展质量十三条措施》等政策,对首次成功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均包括分行业)榜单的企业分别给予8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实施“产业技术攻关”行动。一是做优科技项目计划。聚焦达州市“3+3+N”现代产业集群(即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纺服饰三大五百亿产业集群,医药健康、绿色建材等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供给模式,以科技项目引领支撑,全面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围绕“七大”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启动实施“四大”资源开发利用首批科技专项。二是强化科技项目管理。修订《达州市“揭榜挂帅”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紧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科技前沿,推动天然气精细化工、锂钾探矿技术、玄武岩纤维后置品开发等重大产业领域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落地转化与产业化。2023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产业专项3项,项目金额超3300万元;实施航达超低排放数智化管理关键技术研发、丘陵山区农机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研发与装备创制应用等“揭榜挂帅”科技项目2项,项目金额超800万元。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万州、开州建设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三地科技创新资源一体化发展。市工商联创新实施“企业秘书”联系服务机制,从市域高校选派50名专业人才联系服务50家科技型企业,实现企业与高校创新资源共享,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2024年以来,征集科技技术需求超100项,成功转移技术成果12项。积极申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成功立项14项,争取资金1560万元,充分挖掘科技成果,登记各类科技成果29余项。

实施“智改数转提效”行动。一是开展诊断评估及培训工作。依托国家智改数转诊断平台,开展规上制造业企业线上诊断,遴选50-100户转型需求迫切、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企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滚动实施“智改数转”一对一线下诊断评估,帮助企业厘清路径和方向,加快推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组织重点企业和园区外出考察学习园区信息化建设,组织运营商、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等三方机构上门调研,为园区、企业解读政策,答疑解惑。二是推动本地服务商及平台入库。经过摸排梳理,建立本地“智改数转”服务商和平台资源库,2024年共征集到8家“智改数转”服务商、2个“智改数转”网络平台,基本覆盖基础电信服务、自动化设备供应商、企业管理系统信息化等类别。三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出台《加快2024年工业恢复增加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对投入超过50万元的“智改数转”项目给予实际投入5%的补贴,单个项目奖补最高不超过50万元,以鼓励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024年全市企业报送储备项目163个,选送25个项目申报省级“智改数转”切块资金,通过审核20个。

(达州市工商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