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泸州】龙马潭区小市街道:聚力四个举措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8-05 17:51:52)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近年来,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探索城市民族工作治理新模式,通过稳健的组织架构、扎实的阵地建设、有效的惠民服务、丰富的文化活动,积极引导辖区内各族群众,携手共绘城市民族团结进步最大“同心圆”,有形有感有效助推龙马潭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统战大格局,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推动民族工作齐抓共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小市街道还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管理架构,不断健全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充实民族工作社区网格员力量、完善协商议事机制等,为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组织保障。

二、夯实阵地强根基,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

以杜家街社区为示范,打造“互嵌式”社区新标杆,建设互嵌互融社区共同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安全排危项目,不断丰富居民“生活圈”,谋划各类资金300万余元,升级打造杜家街“一老一小”养老托育示范点位1处及各社区口袋公园与停车场6处,助力街道各民族群众居住空间嵌入。用好用活民族团结宣传阵地,在各社区建设“两中心两室一课堂”,把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活动室及民族团结进步大课堂打造为宣传阵地。深化社区民族“五线工作法”,积极融入“龙马石榴红”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建设和“小市管家”基层治理机制,持续擦亮“老兵调委会”四川金牌调解室称号,先后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落实楼梯护栏加装、停车场扩建等民生实事113件。

三、织密服务保障网,深化团结共融新内涵

充分利用社区企业资源优势,打造普惠托育15分钟便民圈,目前,已在杜家街社区建成龙马潭区首家普惠性托育机构——初迈托育,为辖区居民提供高品质普惠托育服务托位60个;一体推进社区医疗与食堂建设,在杜家街社区以“春晖医生蒲公英行动·中医药健康服务站”为服务点,利用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党支部共建的契机,为社区居民开展咨询、讲座、筛查等医疗康养服务30余场次,为周边企事业单位、灵活就业群体提供就餐便捷服务7000余次;在上大街社区,依托小市街道爱心互助站,共为辖区周边居民提供送餐、就餐便捷服务1000余人次。用好全国第九批学雷锋标兵志愿岗、四川好人等志愿者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居民志愿者自身特长或职业特点,组建政策法规宣传、环境卫生、群防群治、文体活动、困难帮扶等6支志愿服务队,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社区服务工作,开展普法宣传、安全知识讲座、免费体检、文明城市宣传等活动60余场次。

四、绘就文化同心圆,促进情感交融新发展

以书香阅读为载体增进情感交流,以杜家街社区阅览室为依托,充分利用藏书优势,通过与市图书馆、新华文轩等单位合作,联动打造“文轩姐姐讲故事”共建点,通过“文艺式”“创新式”“需求式”“新媒介”宣讲等举措,把党的好声音及时传递给各族群众,引导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发挥民主党派优势,拓展“致泸合作”平台,打造泸州首个社区教育学习中心——杜家街社区教育学习中心,为各族文艺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并成立“梨园霓裳”戏曲活动社,不定期开展川剧、革命歌曲表演等文艺活动80余场次,同时联合龙马潭区书法家协会开展“翰墨飘香·习字育人”暑期书法课堂、“迎新春、送春联”活动20余场。以红色精神为底蕴提升文化认同,充分利用蒋兆和故居陈列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展陈馆等资源,在各社区组织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文艺汇演、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等各类文化活动。目前已推出每年不少于4次的“蒋兆和故居”现场思政特色课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展陈馆先后举办青少年儿童民族团结主题宣讲6场。

(龙马潭区小市街道 邹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