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宜宾」屏山火把节:千年民俗里的民族欢歌与文化传承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8-11 14:30:01)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近日,屏山县清平彝族乡岩坪村老海龙聚居点鼓乐喧天、火光灼灼,2025年彝族火把节民俗文化活动在此火热开启。这场以“民族同欢·谱写岩坪新篇章”为主题的盛会,由岩坪村两委主办、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不仅是岩坪村建国几十年来首次举办的大型民俗活动,更以原汁原味的彝族风情,让千余名参与者沉浸式触摸民族文化的根脉与温度。

午后的阳光洒满彝乡,一场带着“水韵”的民俗互动率先点燃热情——摸鱼活动中,大人孩童挽起裤脚踏入水池,在水花飞溅中追逐、捕捉,岸边的喝彩与水中的欢笑声交织成趣。这看似随性的嬉戏,实则藏着彝族“亲水而乐、与自然共生”的古老智慧,是彝乡人民对“丰收”与“喜悦”最质朴的表达,也让远道而来的朋友瞬间融入这份独有的民族热情。

当日暮为群山镀上金边,彝族文化的“重头戏”正式登场。舞台上,皆是土生土长的“彝乡代言人”:返乡青年一曲《童年老家》,用歌声牵起漂泊与故土的羁绊,唱出了彝族儿女对家园的眷恋;00后后生的个人solo动感十足,却在节奏里藏着彝族“阿诗且”(山歌)的韵律基因,展现着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创新传承;彝族小伙献唱的彝语歌曲,字句间流淌着诺苏(彝族支系)语言的古老韵味,让在场者沉醉于“诗言志、歌咏言”的民族声韵;农民伯伯以彝族山歌演绎《梁祝》,将汉族经典爱情故事与彝调交融,碰撞出“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荣”的奇妙火花;银发老妹舞动《青稞酒》,裙摆翻飞间,每一个转身都藏着彝族“酒歌宴舞”的待客礼节,是对宾客最诚挚的民族祝福。这些表演没有华丽包装,却以最本真的情感,诠释着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坚守。

夜幕降临,火把巡游与达体舞将节日推向高潮,这正是彝族“祭火、颂火、玩火”民俗的核心传承。千余支火把依次点燃,连成蜿蜒的火龙沿公路前行,火光映亮了彝族同胞的查尔瓦(披风)、汉族朋友的笑脸,来自云南绥江县南岸镇、屏山中都镇、新市镇的各族参与者携手同行,宛如一幅流动的“民族团结画卷”。火把不仅是光明的象征,更承载着彝族“驱邪祈福、祈愿丰收”的古老信仰,此刻在岩坪村的夜空下,它更成了连接不同民族的文化纽带。

随着烟花在夜空绽放,所有人手拉手围向主火堆,跳起彝族传统达体舞。“一呀二呀三呀”的口令声中,整齐的踏步、舒展的手势,皆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凝练的舞蹈语言——三步一踢脚,似在模仿耕耘的节奏;手拉手围圈,象征着族群的团结与向心力。火焰升腾间,古老的彝族歌舞与各族参与者的热情交融,让“火把节”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岩坪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场盛会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狂欢。它让彝族的火把文化、酒歌礼仪、达体舞韵律被更多人知晓,让民族文化在互动中传承;更以文化为桥,增进了社会各界对岩坪村的了解,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也为宜宾推进文旅融合、建设国家旅游城市,添上了一抹浓郁的民族色彩。

(供稿:屏山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