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正文
【攀枝花】攀枝花市创新实施“融心”工程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8-23 20:55:05)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攀枝花市以凝聚“向心力”、放大“同心声”、共绘“同心圆”为着力点,创新实施“融心”工程,推动各民族在思想上同心同德、文化上同源共流、情感上相亲相融,倾力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凝聚团结奋进磅礴力量。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凝聚“向心力”。创新“价值引领+机制保障+阵地建设+人才筑基+技术赋能”宣教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制定《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起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因地制宜打造“博物馆—教育基地—社区陈列馆—村史馆”全方位、多层次教育阵地,推出“大田星火、铁血成昆、三线忠魂、苴却密码、铿锵大河”五点成线现场教学路线,在“攀枝花开”APP等主流媒体开设“铸牢共同体・花城一家亲”专栏,开通“民族团结进步号”公交线路3条。组建由1个市级宣讲团、5支县(区)宣讲队和N名各行业宣讲员构成的“1+5+N”宣讲队伍,运用VR、AR等现代科技提升宣教效果,不断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聚焦理论研究阐释,放大“同心声”。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为理论遵循,建立“高校+社科机构+业务部门”协同研究机制,与四川省社科院、攀枝花学院等单位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深挖三线建设时期各民族共克时艰的历史史料,编撰完成《攀枝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攀枝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集》《攀枝花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集》等系列成果。设立年度研究课题,面向全市征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论文,形成10余篇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理论成果转化应用,将研究结论巧妙融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讲解词、中小学地方教材及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组织“理论成果进基层”活动20余场,覆盖各族群众4000余人次。

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共绘“同心圆”。实施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立“非遗传承人+专业院校+文旅企业”培育体系,建成苴却砚文化产业园、傈僳族文化传习所等12个民族文化保护基地。创作《火红年华》《金沙江上那座城》等多部反映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文艺作品,其中《火红年华》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打造“攀枝花 不止阳光”文旅矩阵,推出“三线记忆”等主题旅游线路,年均吸引跨区域民族文化交流团队30余批次。每年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情浓端午邻里情”等节庆活动,成功培育“同心宴”“民族体育运动会”等特色品牌。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组织苴却砚技艺展示、舞狮队交流等活动赴欧洲、东南亚开展文化展演,“谈经古乐”列入省级非遗项目,“羊皮鼓舞”课间操在全国校园文化展中获好评,傈僳族民族服饰文化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