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广元 > 正文
【广元】找准突破口 抓实着力点——朝天区奋力推动基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http://www.sctyzx.gov.cn/  (2020-12-31 22:26:10)  来源:同心四川
分享到: 更多

今年以来,朝天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主线,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工作定位,积极开展县区、园区、社区、校区、国企“五大统战工作”,创新建设双基双员双会、川陕同心示范走廊、同心·民营经济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心联盟+”“五大特色亮点”,着力构建铸魂统战、品牌统战、活力统战、智慧统战、亲清统战“五大保障体系”,抓实抓细基层统战工作,推动统战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推进五大统战工作,服务中心贡献率明显提升

(一)抓实县区“三大活动”。一是深入开展“书记统战示范点”建设活动。以有机构管事、有力量干事、有制度理事、有平台议事、有经费办事、有故事说事为标准,坚持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建成朝天阁等4处“硬件可观摩、软件可展示、故事可分享、经验可复制”的“书记统战示范点”。二是深入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聚焦企业复工复产、职工权益维护等重点,组织干部深入企业一线,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0余起,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三是深入开展“新阶层、新乡贤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通过智力帮扶等形式,引导新阶层、新乡贤与500余户贫困户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成功承办八省(市、区)少数民族乡村领军人才培训班,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统战新力量”。

(二)探索园区“三个一”新路径。一是建立一个平台。在七盘关工业园区等3个园区建立企业党建统战联盟,搭建园区政企交流平台;对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人士等各类企业和人才进行梳理汇总,建立园区统战工作数据库,并实现与工商联、民营经济发展中心、经开区数据共享。二是完善一套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干部与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开展交友谈心、调研座谈等活动60余次;建立一名县级领导牵头推进、一个责任单位联系、一名干部跟踪服务、一个营商环境监督员的安商服务工作机制,全区32位县级干部挂联38个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三是营造一个环境。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最多跑一次”改革,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措施,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综合评价与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评价窗口单位“双向互评”,并将评价结果纳入被测评单位年度绩效考评内容。

(三)创新社区“三微”工作。一是建立“微网格”。将全区村(社区)划分为139个服务网格,由统战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乡镇统战委员、600余名统战人士定期对网格内独居或行动不便老人、身体较好老年人、家庭困难人员、重点统战人士、一般统战人士“五类人员”,按照“每周、每月、每季、每半年、每年”频次开展5级5访活动。二是认领“微项目”。开展“民主党派进社区”活动,引导80余名民主党派成员主动认领“文明创建”“结对帮困”等服务项目,实行统战人士服务积分制管理,有力推动社区中心工作。三是举办“微讲堂”。开展“统战专家讲座进社区”活动,举办创业就业、法律援助、医疗健康等领域讲座30余场次,参与人数4500余人次。

(四)推行校区“三+”模式。一是推行“线下+线上”模式。在之江中学等学校网站设置统战专栏,采取“线下+线上”双向教育模式,拓宽教职员工、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反馈意见的渠道。二是推行“实践+创新”模式。在曾家中学等学校建立党外知识分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座谈交流、授课报告、课题研究等实践交流活动120余次,实现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三是推行“校内+校外”模式。在朝天职业中学等学校先后举办新阶层人士麻柳刺绣、民营经济人士核桃嫁接等技术培训活动,推动受众覆盖面从校内走向校外,不断向区知联会、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党外挂职干部以及乡镇统战成员延伸。

(五)突出国企“三化”模式。一是“实体化”破解“力量散”。在海螺水泥等国企建立区知联会分会,制定议事制度,定期组织会员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建言资政,引导国企党外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中心工作。二是“实战化”破解“执行弱”。组织开展重走一次革命圣地、重温一批红色精神、重读一本好书、重看一部红色电影“四个一”活动和进社区、进帮扶村、进困难群众家庭“三进”活动,强化政治引领和社会责任落实。三是“实效化”破解“闷头游”。组建“国企党外知识分子志愿服务队”,在矿区、家属区等职工聚集地点,积极开展人员排查登记、防疫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贡献统战力量。

二、创新建设五大特色亮点,统战品牌影响力持续深化

(一)加强双基双员双会建设。坚持夯实“双基(基层、基础)”、激活“双员(乡镇统战委员、村级统战委员)”、建强“双会(乡贤会、商会)”工作思路,出台加强新时代基层统战“双基双员双会”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结合“两项改革”,在全区12个乡镇全部配齐专职政法统战委员,并在全省率先配齐村级统战委员,乡镇全部成立乡镇商会、乡贤会,进一步夯实统一战线基层基础。

(二)建设川陕(四川朝天—陕西略阳)同心示范走廊。加快推进大滩镇新生村核桃种植、略阳县接官亭镇黄牛养殖2个协作产业基地建设,并在边界地区建成两河村史馆、老林村家风家训馆、曾家镇汉王老街等一批基层统战精品工程、服务群众样板工程,极大提升边界地区统战工作水平。

(三)建成同心·民营经济馆。投资60余万元,联合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心、朝天镇建成全市首个同心·民营经济馆,集中展示民营经济30年30事30人,彰显广大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精神风貌。

(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坚持以“特色民居保护、特色产业培育、特色文化挖掘”为主线,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发展,全省首家回族村史馆——大滩镇新生村村史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得到有效保护,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五)打造“同心联盟+”。坚持“党建引领、统战聚力”主题,整合全区统战资源,先后打造七盘关工业园“同心驿站”、大巴口综合治理“同心社区”和两河口、沙河“同心馆所”等“同心联盟+”品牌,推动基层统战工作进一步活起来、实起来。

三、全面构建五大保障体系,统战队伍战斗力不断增强

(一)铸魂统战体系。建立每天一小时自主学习、每月一次集中大学习、每半年一次调研交流、每年一次统战读书班“四个一”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提升统战干部政治引领力。

(二)品牌统战体系。按照“一区域一特色、一党派一品牌、一团体一亮点”思路打造统战品牌,定期召开现场推进会,交流分享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干部群众对统战工作的认可度,持续扩大统一战线影响力。

(三)活力统战体系。在全市率先出台《统战工作规则》,抓实“双基双员双会”建设,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搭建基层统战工作平台,不断提升统战队伍战斗力。

(四)智慧统战体系。加快建立党外干部、乡贤能人、宗教场所、民营经济等同心细胞同心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健全智慧统战综合管理体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广泛联系服务统战对象,不断提升统战平台服务力。

(五)亲清统战体系。积极开展多接触、多关心、多解难,讲尊重、讲规矩、讲实效“三多三讲”活动,促进“亲”“清”融合互动,实现“亲上加清”,不断提升统战凝聚力。

(朝天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