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滩镇位于朝天区北部,与陕西省宁强县燕子砭镇和安乐河镇接壤,辖内有1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新生村),有回民96户418人,有天主教堂、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和九井拱北民间信仰场所。根据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安排,大滩镇机关、新生村和大滩小学分别作为创建示范点打造。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强化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在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
强化领导明责任。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站所和新生村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先后召开推进会、协调会5次,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广泛宣传浓氛围。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镇村干部学习民族政策,引导干部在工作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通过会议、赶场、干部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民族宗教相关政策,引导群众自觉拥护民族团结,民族之间互相尊重、融合发展。在大滩小学举办民族团结知识讲座,在大滩中学举办“民族大团结,回汉一家亲”演讲比赛,让学生从小就学习和了解民族团结知识,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大滩清真寺阿訇每周礼拜的讲经的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纳入重要讲解内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镇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开展讲座3场,组织专题演讲比赛1次。
依托项目抓创建。抓住实施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机遇,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一是不断拓宽致富增收渠道。扶持畜禽养殖大户30户,种植牧草300亩,建生产车间及冷库1处,新生村山羊、肉牛将突破2000只和500头,“穆家坡”牛羊肉已成为川北牛羊肉市场的金字招牌。核桃品改300亩,实施1248亩核桃综合管护,提升核桃产业效益。培育3家以上“穆家坡”民族特色餐饮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两促进。二是积极打造特色民族村寨。完善提升新生村村史馆,深入挖掘新生村民族文化,增设民族村寨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家风家训入户。实施绿化美化、排乱去杂为主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安居乐业、繁荣和谐、环境优美的传统民族村寨。
(大滩镇 王程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