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牵线“一面旗”,凝聚小巷治理大合力。积极探索形成包联责任单位、社会组织、网格小组“相互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定期巡查、月度排名”的工作机制,依托二消除、三提升、三带动,全面构筑马家巷“233”建设工作思路,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密切互融互动,凝聚共建合力。
制度划线“一盘棋”,提升小巷治理协同力。党支部召集网格员、议事会成员、志愿服务队等多方力量参与“石榴籽”议事会,议定小巷公约,晒出小巷“红黑榜”。通过每月一次议事会、每季度一次居民意见收集会、每半年一次联席会等畅通沟通渠道,共收集20余条居民建议,统筹资金186万元,完成了污水管网、小巷道路及路灯等改造升级。
社群联线“一条心”,强化小巷治理整合力。坚持构建“多方力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积极推动统战、政协、妇联和工会等多方力量融入“俏夕阳”“家园手牵手”等小巷志愿服务队,推行“互联网+双报到”党员志愿服务,举办民族特色活动,形成融合共信、责任共担、协同运行的紧密型小巷共同体。目前,党员联户46名,举办民族特色活动4场次。
(朝天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