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思想“同心”凝聚民族团结“动力”。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国情宣传教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教育,每年受教育学生面达95%以上。完善各地村规民约,推广村民道德积分制管理办法。建成完善新生村村史馆,完善提升两河口老林村、沙河镇唐家村家风家训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进“七进+”活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大培训,通过坝坝会、专题培训班将民族知识、家风家训等培训到村到户,每年培训20场次,培训各族群众6000多人次。开展道德模范、最美朝天人评选活动,用先进典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向现代化迈进,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
二是坚持发展“同行”凝集民族团结“智力”。坚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曾家山旅游快速通道竣工通车,省道410线朝天城区过境段明月隧道顺利贯通,G5京昆复线曾家山互通、黑石坡至曾家山旅游快速通道等项目开工建设,实施生产道路到村通组入户、硬化、宽化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190公里,双峡湖水库灌区工程、大沟水库、曾家镇集中供水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社会民生领域短板加快补齐。积极发展核桃、蔬菜、畜牧等农业主导产业,国家级朝天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省五星级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巩固提升,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常态化开展监测帮扶,302户1007人监测对象未发生一户一人返贫致贫。实施大滩镇新生村、麻柳乡石板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投入资金650余万元,发展核桃、畜牧、高山露地蔬菜、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配套建设屠宰车间、冷库、生产便道等设施。
三是坚持文化“同享”凝结民族团结“活力”。大力弘扬蜀道文化,建成明月峡蜀道文化陈列馆、朝天阁,讲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故事,接待各族游客参观考察,每年受教育各族群众达10万人次。建成水磨沟红色文化陈列馆、红军文化园、红军战斗纪念碑,举办“心连心、同心向党”红色演出、红色展览等,突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每年受教育群众15万人次。立足麻柳刺绣非遗资源禀赋,提档升级麻柳刺绣传习所,组织开展麻柳刺绣技艺展示、研学及非遗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电商平台大力推广,组织到西博会、农博会展陈,增强麻柳刺绣影响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演讲比赛、征文大赛以及书画摄影展。编辑出版《方志朝天》《诗咏朝天一百首汇释》《品鉴曾家山》等地方文献资料。组织青少年到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联谊交友,进一步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