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广元 > 正文
【广元】农技培训强根基 团结实践育新苗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7-22 09:13:59)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近日,广元市朝天区临溪乡桃树村蔬菜产业园中一场以“农技团结双推进,农事体验促成长”为主题的特色活动热闹启幕。60余名乡村组干部、农业技术骨干、蔬菜种植户、大学生志愿者与辖区儿童共同参与,将技术课堂、政策宣讲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展示了一幅“农户增技能、团结聚合力、儿童悟劳动”的乡村振兴生动画面。此次活动,是临溪乡用好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项目补助资金)的生动实践——精准“滴灌”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赋能产业升级与民生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技术课堂:把握品质根基,守好“菜篮子”

“大家看这株辣椒,叶片发黄可能是缺钾,要及时追施叶面肥;采摘时捏住果柄轻旋转,既能避免损伤植株,还能延长挂果期……”活动现场,被农户亲切称为“田秀才”的四川省农业土专家陈永明蹲在菜畦边,手里攥着一株刚摘下的辣椒,正在为种植户们讲解管护要点。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山区蔬菜种植的“土办法”,从“早春防倒春寒的覆盖技巧”到“雨季排水沟的开挖深度”,全是农户听得懂、用得上的“干货”。

“以前总觉得种菜靠经验,今天才明白‘科技’才是增产密码!”桃树村种植大户王大姐边听边在本子上画重点,“陈老师说‘品质是不愁销路的根本’,回去我得把化肥减量,试试他推荐的有机肥配方。”活动中,陈永明不仅系统讲解了种植技术、优质蔬菜标准及山区机械化种植趋势,还反复强调“走捷径或许能赚快钱,但守不住品质,迟早砸了‘临溪蔬菜’的招牌。”讲解结束后,他现场解答了10余位农户有关种植技术问题,从“根腐病防治”到“品种改良建议”,一一给出“处方”。

团结课堂:厚植共同体意识,共话“同心圆”

“‘五个认同’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技术培训刚结束,乡党委副书记黄量便接过“讲台”,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融入田间课堂,解读民族工作基本方针与政策,引导群众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以前总觉得‘民族团结’是口号,今天听黄书记一讲,才明白我们村里的互助互爱就是最好的体现!”村民张大哥感慨道。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发放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手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民族文化知识,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像种子般扎根心田。

劳动课堂:播撒勤劳种子,体悟“成长课”

最热闹的当属儿童农事体验环节。20余名孩子在志愿者与家长的陪伴下,戴上草帽、套上手套,变身“小菜农”走进辣椒地。“腰弯低一点,别扯断茎秆!”种植户李阿姨手把手教孩子们采摘,“先找颜色深绿的,这样的辣椒最新鲜。”孩子们有模有样的蹲在地上仔细挑选,专注“扫描”每一株辣椒,有的兴奋向家长展示“战利品”,田埂上不时传来欢呼声。

返程路上,志愿者指着道路旁的山地单轨运输车介绍:“这是咱们产业园的‘运输神器’,以前人工挑菜要爬半座山,现在坐轨道车10分钟就能到集配中心,效率翻了十倍!”孩子们听得入神,最后齐声背诵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清脆的童声在田间回荡,将“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刻进了心里。

从技术培训到团结宣讲,再到劳动实践,这场“农技+团结+实践”的主题活动,不仅让农户掌握了科学种植的“金钥匙”,更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更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成长课”。

“今天的活动是临溪乡探索‘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融合发展的缩影。”临溪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用好项目资金,完善产业园冷链仓储、电商直播等配套设施,积极培育“临溪生态蔬菜”品牌。同时,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与劳动实践教育,让乡村振兴既有“形”更有“魂”。

(张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