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盟乐山市七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暨2020年工作总结会召开,盟市委代民盟中央向民盟区总支颁发民盟中央"盟务工作先进基层组织"奖牌。
民盟乐山市市中区总支成立于1989年,经过30年发展,总支下设综合支部、医卫支部、教育支部和退休支部,现有盟员84人,其中本科学历31人、研究生学历4人;副处级领导干部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2名。30年来,区总支坚定不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多举措为市中区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建强民盟组织,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以学习教育推进思想建设,总支始终把政治学习和思想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全体盟员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建章立制推进组织建设,历届领导班子政治坚定、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组织生活健全,建立会议制度和基层支部目标考核制度,坚定"人才强盟"战略,把好盟员入口关,形成经验性文章《薪火相传人才为本—民盟市中区总支"四个坚持"做好组织工作》在全市推广。以梯次培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总支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做好"传帮带",积极培养、储备、推荐后备人才,克服基层没有专职盟务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建立了一支热心盟务、勇于奉献、善于工作的队伍,在工作中锤炼民主党派干部综合能力。精心配强班子成员,8名班子成员平均年纪38岁。积极为盟员搭建舞台,入选民盟市委委员3人、担任市人大代表3人、市政协委员1人,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9人,担任市区部门特约监察员4人。以丰富形式推进活力总支建设,始终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利用讲座、社会调研、扶贫帮困、社会实践等活动,先后组织参观核聚变博物馆、乡村旅游示范点、制造工业企业等重大项目,帮助盟员开阔视野,知情知政,使盟员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汇聚民盟力量,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立足"两会"平台,参政议政取得丰硕成果。5年来,总支在市、区两级人大、政协提出建议和提案90余件,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关于进一步完善乐山中心城区和旅游景区公共厕所的建议》、《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在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中打造"智慧公共交通"的建议》、《关于加强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的建议》等多个高质量建议案得到妥善解决。仅在2020年市中区政协会上,全区7篇大会发言中就有3篇来自民盟。立足反映民生,社情民意信息被盟中央采纳。5年来,共报送调研报告和社情信息180余条,85%以上被各级载体采用,其中《关于加强对疫苗采购管理的建议》被全国政协和民盟中央采用,《制定村规民约不能偏离法治轨道的建议》被民盟中央采用,另在省政协、盟省委共采用有20余条。立足民主监督,力争在协商中有所作为。总支主副委多次参加市中区委举行的民主协商会,就保障和改善民生、文化产业发展、多党合作和民主法治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关于市中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加强民主党派建设》等建议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肯定并采纳。精心安排民盟省委到市中区开展的有关民办教育、乡村旅游的课题调研,为省委调研成果提供鲜活的基层一手素材。
三、展示民盟形象,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影响力。为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总支创立了"盟心"服务品牌,包含"同心、爱心、热心"的深刻意义,充分整合盟内人才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做实事办好事。投身大小凉山扶贫奔康工作,突出教育界别优势,盟员教师主动申请报名送教下乡支教活动,深入小凉山峨边彝族自治县参与"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和开展捐赠活动,形成结对帮扶关系帮助彝区老师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响应扶贫攻坚号召,3名盟员告别家人长驻峨边彝族自治县开展扶贫工作;医卫支部利用界别优势到彝区为彝族贫困群众开展义诊、健康咨询等活动。坚持开展义务社会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总支及时发出号召,盟员自发向武汉慈善总会捐款4000余元,组织盟员参与驰援武汉捐赠蔬菜收割等爱心活动;利用法律界盟员作用,联合区妇联、区司法局、社区等开展服务,普及居民禁毒、法律、妇幼权益等知识;坚持每年资助1名贫困学生;结对市列贫困村剑锋镇四家沟村,参与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帮助问诊把脉,解决实际问题3个;在各类社会帮扶项目中,近年来盟员自发积极捐款达10万余元。扩大宣传发出民盟好声音,总支按照振奋斗志、造势鼓劲、凝聚人心的工作目标,侧重宣传在教育、精准扶贫、卫生医疗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民盟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持续提升社会影响力。仅2020年总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活动和教师、医卫工作者盟员抗疫事迹等宣传先后在民盟中央网站刊登9篇、盟省委网站刊登21篇、盟市委微信公众号上刊登21篇,树立了市中区民盟总支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了组织吸引力。
(乐山市市中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