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马边,‘燃’动全城,嗨翻了。”“流儿漂起,彝歌唱起,坨坨肉吃起,马边让人想二刷。”……连日来,“2022中国乐山•马边彝族风情狂欢节暨第六届小凉山火把节”带来的热潮不减,不少游客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意犹未尽的马边之旅。
从曾经的“山路十八弯”让来宾望而生叹,到如今的“最炫民族风”让游客回味无穷,马边彝族自治县一以贯之突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紧抓高速公路带来的“流量”,加大多元文旅资源的分量,做大文旅产业的增量,积极打造南丝路文化旅游走廊,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旅经济实现“三级跳”。
1—7月,马边共接待游客95.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75亿元。8月,仅火把节期间,就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破8000万元。
文旅项目落地快
文旅项目,是“旅游兴县”的主力军。今年以来,马边文旅多点开花,项目落地快马加鞭。
雪口山漂流项目,从考察到开工到开业,75天完成,刷新“马边速度”;“凉山第一寨”项目,唤醒沉睡资产,“出道即巅峰”,热度快速升温;谷溪美村度假区,将乡村变为会客厅,加快群众思想转变、技能提升。
快的背后,是马边围绕文旅产业下的深功夫。
“我们不断做好文旅项目包装策划,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位较高、能出实效的旅游精品线路。同时,也抓住自身特色,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形成一批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园区等乡村旅游产品,串珠成链,丰富文旅版图。我们还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将丰富的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商品优势,着力打造一批融合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秘境探寻、农旅(茶旅)体验、养生疗养等精品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核心竞争力。”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阿库金山说,全县文旅项目加快落地,蓬勃发展。
不仅有“蓝图”,又有“帮帮团”“保姆队”。
建立“每日收集问题、每周专题调度、每半月现场办公”推进机制,全力当好“店小二”,确保项目建设不卡壳。打破原有模式,将整体规划、资源要素等做在前,提升项目落地针对性和时效性。推行挂联制度,梳理事项清单,做好代办服务,让业主专专心心搞建设。“马边服务”为项目落地加上“助推器”。
文旅活动花样多
今年的马边文旅“节目表”丰富多彩。
2022中国彝茶文化节暨第五届小凉山采茶节,擦亮彝茶名片,品茶香、赏茶景、续茶缘、话茶业,既是行产业的盛会,也是群众的狂欢节。
雪口山漂流开漂,解锁“无漂流不夏天”新玩法,开启“勇敢者的游戏”,写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实践。
“凉山第一寨”开寨,探秘古老彝族文化,沉浸式感受彝家风情,给心灵来一场震撼之旅。
第一届“乡愁劳动•麻辣官田”美食节暨官田坝美食街开市,让“官田美食”走出马边,让彝族风味在齿间留香。
“彝韵风华”选美大赛,男神女神秀出马边美,还引来俄罗斯友人,奏出东西方文化交融之曲。
“孟获达斯”摔跤大赛,彝族硬汉同台较量,展现力量与技巧的比拼,让观众直呼过瘾。
文旅活动轮番上场,文化盛宴也不甘示弱。
马边首部武侠小说《彝茶传奇》新书上市,将马边出名景点囊括其中,让读者在赏读跌宕起伏的武侠故事的同时,了解马边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独具匠心的“马边造”音乐舞台剧《千年彝叹》上演,用原创音乐舞蹈,再现“马边故事”,突显边城魅力。
“动作频频”的马边文旅,让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能量满满”。
文旅消费节节高
“原以为马边是个冷门线路,没想到这么火,酒店都是一房难求。我提前了4天订房,都差点没订上。”一次小凉山火把节之旅,让成都游客熊艳完全改变了对马边的认知。“酒店就有好几家,还有精品民宿,设施和服务都挺不错。下次我要去住‘卡莎莎’,品香茗,赏茶园,卧云海!”熊艳和朋友们兴致勃勃地安排上了下一次马边行。
和熊艳一样,兴致高昂的还有马边的商家。文旅项目、活动的丰富,让他们“累并快乐着”。
在“彝风古韵”特色风情一条街,51家餐饮店依次排开,60个展台为游客们“浓缩”了马边烟火。马边抄手、彝族坨坨肉、汉族烧烤,美食摊前食客争相扫码付款;服饰、玩具、器皿,吸引游客跃跃欲试。
游客“逛吃逛吃”,带动马边吃住行游购娱,推动服务业发展。据悉,去年,马边酒店住宿业收入总额达到7666万元、餐饮业收入总额达到2626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9.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