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以来,会理市始终坚持聚力各族群众恢复健康关键点,以会理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民族团结创建为样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医院,在守护各族群众健康中,培优民族团结之花。
抓组织领导“强”创建。明确要求各医院要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会理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始建于1952年,是以妇科、产科、儿科、儿童保健科为主导,小儿内科、小儿外科、中医科等科室齐全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国家级三网监测点、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中心现有职工260余人,少数民族职工占比15.38%,少数民族中层干部9人占中层干部23.08%,少数民族职工代表6人,占职工代表10.71%。按照市要求,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张华为组长,中心副主任劳元福为副组长,各中层干部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专人,完善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中心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与医院党建工作、中心工作等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全国民族示范市创建工作在医院有序开展。
强化宣传教育“推”创建。明确要求各医院要在加强医务知识宣传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和政策宣传,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在各医院蔚然成风,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会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积极行动,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集中学习基础上,在医院内开设民族团结数字化图书学习角,下载《四川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方便职工自我学习,通过正确的理论引导,保证了职工队伍的良好风气。中心开展“民族团结知识大讲堂”“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听故事 学楷模”“职代会”“职工共庆.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以护士节、医师节、义诊活动为延伸,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向职工、就诊者、各族群众积极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政策,号召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在医院有形有感。
帮助群众恢复健康“助”创建。明确要求各医院要把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帮助群众恢复健康主题主线中,要在挂号窗口、导诊台设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落实精通各族语言和习俗的人员值岗,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23年通过人才引进、招考遴选、招聘编外人员等方式招聘少数民族医生3名在两个岗位轮流值岗,帮助各族群众科学快速有效得到治疗。日常工作中,中心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大院、群众家中,大力开展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艾滋病防治、新生儿疾病筛查、两癌筛查,开展住院分娩必要性等保健知识宣传,倡导婚育新风。开展医疗救助和医疗义诊。针对极其贫困的家庭为他们减免相关费用,针对就医群体积极提供免费母婴安全快车接送、开展医务人员产后入户访视。2023年募捐1.7万余元用于困难群众就医、减免了10余人就医费用共计9万余元、开展以购代捐3万余元等,多措并举帮助各族群众恢复健康,共同享受美好生活,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在医院落实见效。
(会理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