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为众人制作,“精品”为众口满意。为确保全市各族人民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吃得健康,会理市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农村集体聚餐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紧抓不放,持续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用心做“食”事,不负好“食”光,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安全、安心、安逸享受美食,以美食文化搭建起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
一是打造“农村集体聚餐+民俗文化”示范品牌。挖掘端午节会理汉彝等民族食药膳、办宴会、游百病的文化习俗,高标准举办端午万人宴活动,作为全中国参加人数最多的典型性农村集体聚餐,成功创下了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多年保持“零事故、零投诉”的纪录,成为会理声名远播的旅游IP,也成为了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
二是打造“农村集体聚餐+制止浪费”示范试点。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中央文明办《关于开展餐饮浪费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的工作安排》,组织开展“光盘行动”和“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以会理市彝汉杂居村(小黑箐镇白鸡村)为试点,推行“九大碗办席”,科学规范办席的菜品种类和数量,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以移风易俗助推民族团结进步。
三是打造“农村集体聚餐+团结进步”示范标杆。结合会理农村地区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高的实际,全市规范制作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操作规程,下发农户宣传、在文化坝子宣传栏宣传、纳入村规民约管理等,成立农村红白理事会156个,硬化文化坝子171个,16个村试点依托村委会场地为各族群众红白事集体聚餐场地,桌椅、餐饮具、冰箱冰柜、消毒柜配备齐全,有力改善农村集体性聚餐场所条件,做到农村各族群众集体性聚餐以点带面逐步规范,现代文明的命运共同体正潜移默化形成。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会理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