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文化旅游”新路子,以民族团结进步带动文化旅游发展,以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景区提质拓能,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民族团结之情源远流长。
一、以文化特色为导向,实现民族文化与市场需求融合。把旅游融入文化产业,让文化融入旅游过程,一方面保留民族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适时进行目标客源市场调研和消费者旅游需求分析。在文化选择上,选择具有震撼性、传奇性、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和互动性等符合市场需求特点的文化。以民族文化为主旋律,以旅游节、民族传统节庆日等活动为载体,通过“文化的盛会”和“民族的节日”相融合,让更多游客体验民族服饰、民族舞蹈、民族文化,以此促进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在老君峰景区打造集文化体验、峡谷观光、山地户外运动为特色,集游览观光、康体养生、乡村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于一体旅游线路,让外来游客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体验傈僳风情和蔡家厂制陶的民俗文化,达到既放松身心又增长见识的目的。
二、深入融合文旅产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实施“文旅+民族团结进步”融合模式,将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以老君峰景区、姜州花湖景区、清甜巷古镇等景区为载体,以演艺、文创两大模式,不断加强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利用。在清甜巷仿古街区举办的元宵游园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各民族群众共享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盛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华文化熏陶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企业、进景区工作,引导文旅企业与景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将文旅融合与全域旅游景点、景区、旅游线路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基地。
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充分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和民居特色以及地域、民俗、山水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高端民宿、旅拍基地,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升级改造生态旅游景区、自驾车旅游营地、旅游民宿、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星级饭店等旅游新业态。配合开展大型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促进文化交流融合;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依托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各景区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群众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