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姜州镇始终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乡村振兴为抓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始终,不断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奏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乐章。
一、党群阵地齐发力,高架民族团结“同心桥”。立足区位优势、自然资源、风俗民情等实际情况,结合各族群众多元化需求,将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融合,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宣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和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将各方力量吸纳到网格中来,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困难,建设和谐互助的大家庭。推动各族文化共生共融共发展,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二、产业建设齐共管,拓宽民族发展“幸福路”。注重村庄人居环境提升与村庄产业发展联动,加速“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利用现有旅游资源,以村民小组为核心,整合空间资源,着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打造乡村文旅综合体,把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作为关键,不断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进一步强化村庄规划编制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按照“村美、人和、业兴、民富”总体思路,深入推进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化赋能“四大工程”,高位打造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样板,推动“出圈、出彩、出经验”,坚持基础先行,高标准打造特色民居46户,重点实施农村集中供水站、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坝子、河道治理、乡村数字治理平台等“一篮子”公共服务配套及基础设施工程。
三、基层治理见实效,谱写民族底蕴“新篇章”。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生态振兴”新模式。探索构建“镇包保、村联系”机制,通过走村入户挖掘特色、寻找亮点,实现“规划设计共同参与、建设施工共同监督、运营维护共同管理”的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美丽示范村建设高质量发展见实效,助力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