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四统一”对外发声机制。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制度机制,设置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校院两级新媒体平台统一发声,同步发布机制。实现重点政策统一解读、重要信息统一发布、重大事件统一发声。
二是建立“两联合”统筹策划机制。建立校院两级宣传信息“联合策划新媒体活动、联合发布新媒体信息”体制机制。聚焦校园各级媒体平台融合赋能增效,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关键节点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枢纽。在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法制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的主题宣传、议题设置、活动策划等方面,开展共同研究、共同宣传、深入合作,拓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参与度、趣味性。
三是建立“三协同”舆情联动机制。依托学校党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意识形态联席会,加强宣传部、校网信中心、学工部、教师工作部和地方国家安全和网信等部门协调联动,建强网评员队伍,开展网评员培训,强化网上舆论引导,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坚决在网络空间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是建立“四引领”内容创作机制。充分利用校园融媒体平台,建立起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法治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为核心的“四引领”内容创作机制。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充分发挥网络空间统一战线作用,推动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