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全县宗教领域防汛安全工作,6月初进入主汛期以来,盐源县民宗局精心部署、周密组织,扎实做好宗教活动场所汛期安保工作,确保各宗教活动场所平稳度汛。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建立1个防汛防地灾应急指挥系统,对应宗教活动场所设立6个应急小分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与23个乡镇1个街道签订年度防汛防地灾工作承诺书和责任书,保证防汛防地灾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编制防灾预案。参照省、州、县预案,结合实际,编制下发《2024年度山洪地质灾害应急预预案》,完善山洪地灾监测预警体系,提升防灾整体工作水平。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邀请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技术人员对全县宗教活动场所地乡镇分管领导、村干部、民管会成员、宗教教职人员进行排查巡查要求、避险演练方式方法等知识培训。目前,共开展宣传培训活动6场次,发放宣传单300余份。
四是实施群测群防。落实24小时值带班制度,成立以民管会主任为责任人,村委会书记、民兵连长、村辅警等为成员的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抢险救援、后勤保障等责任,在宗教活动场所设置6名监测人员,构建群测群防的工作体系。
五是加大排查力度。按照“汛前检查、汛期巡查、汛后核查工作机制”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的排查,重点对居住在山下、沟口边的报恩寺、德庆林寺、达嘉林寺进行排查,要求他们落实监测责任人员,实行24小时监测和不间断巡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全县所有宗教活动场所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能立行立改的责成相关责任人立即整改到位,无法立即整改的落实防汛防地灾措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坚决暂停对外开放、暂停举办宗教活动,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等举措,落实闭环管理,确保“应转早转、快转、尽转、多转”,确保宗教活动场所人员、财产汛期安全。
(盐源县民宗局何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