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凉山 > 正文
【凉山】会理市“三聚力”打造红色历史文化 “基地+课堂+实践平台”空间 强化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引领
http://www.sctyzx.gov.cn/  (2024-09-06 19:16:38)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会理市深入挖掘红军长征过会理和“三线建设”重要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培训课堂、实践平台打造,多维立体强化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引领。

聚力打造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基地,让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引领有“迹”可寻。成立“会理市红色文化遗址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专班”,市域各级各部门协同推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开发利用。采取水下封固、水上3D模拟重建方式保护开发红军巧渡金沙江皎平渡渡口及山洞遗址,原址修缮景庄庙红军攻城指挥部旧址、狮子山隘口战场遗址、三线建设招待所等革命文物,迁建革命烈士孔开先墓,修建会理会议纪念地、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碑、会理烈士陵园等红色革命纪念圣地、设施,让会理红色历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每年组织开展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引领2次,吸引攀枝花、云南省和省内其他地区到会理开展红色历史文化交流研讨。

聚力打造红色历史文化精品课程,让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引领入脑入心。一是建强红色历史文化教育阵地,让统战成员安心“学”、静心“悟”。抢抓国家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战略机遇,启动会理“长征文化传习社区”项目建设,投资1.92亿元,建成占地40.36亩,集报告厅、综合教学楼、学员宿舍于一体的会理市社会主义学校(中共会理市委党校),设置学员宿舍233间、 床位400张、会议室16间、容纳400余人同时用餐的大型餐厅1间,实现吃住训一体化,全力打造四川省“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二是创新打造红色历史文化精品课程,让统战成员守初心、记使命。围绕“金沙水拍云崖暖,北上方针定乾坤”,召开红色文化研讨会3期,邀请专家100余人,开发《伟大的转折——从遵义会议到会理会议》《红军长征过会理》《巧渡金沙江》《长征精神的现实启示》《军民鱼水情》《会理攻防战》《长征中的会理会议》等精品课程,打造红军巧渡金沙江皎平渡遗址、四方街红军驻地及朱德演讲遗址、会理长征纪念馆、会理会议纪念地等现场教学点6个,让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引领有理论、有依据、有现场、有课堂。《长征中的会理会议》被评为全省组织系统精品课程。三是育强红色历史文化师资,让统战成员“学无疑”“行笃定”。制定《加强人才工作的七条措施》,引进高校人才334名,内部挖“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17名,依托石榴、烟草、茭白科技小院等平台和东西部协作项目,实施省内外和国家级院校企地合作,聘请42名专家教授入站建立会理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硕士研究生3名、大学本科生6名担任市社会主义学校专职教师,每年组织教师赴延安干部学院、夹金山干部学院等地培训。市委、市级部门主要领导带头亲自为统战成员授课3场280余人次。

聚力搭建红色历史文化实践平台,让统战成员有为有位。统筹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等参与多党合作史料编纂,《中国共产党四川省会理历史(第一卷)·1924—1950》《中国共产党四川省会理历史(第二卷)·1950—1978》《中国共产党会理市执政实录》《红军长征过会理史料汇编》等公开出版,《中共会理县委执政实录(2020)》《红军长征过会理史料汇编》获四川省第二十次地方志优秀成果其他地方文献类优秀奖,《七昼夜的伟大胜利》完成评审。举办2届“会理会议”研讨会,邀请统战成员就“党历”“军史”、长征史等进行全面研讨、建言献策。《浅论会理会议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关于会理“红色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红色文化旅游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邓小平与三线建设——从工业建设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研究文章为会理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作出有力指导,全市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0个、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风景名胜区1个,年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40亿元。杨毅、沙晓刚、刘运霞等党外干部受到提拔重用,全市配备科级党外领导干部26名,其中25名担任市级部门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