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凉山 > 正文
【凉山】喜德县委统战部创新实施“统战+基地+产业”模式,推动党外知识分子乡村振兴共建基地建设成势见效
http://www.sctyzx.gov.cn/  (2024-09-12 21:40:15)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喜德县委统战部始终将党外知识分子乡村振兴共建基地建设工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以打造“五好基地”为目标,强化“四项举措”推动党外知识分子乡村振兴共建基地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一)高位谋划推动。创新“1+1+1+N”工作模式,1名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1名县委统战部分管副部长、县级相关部门分管分局长任副组长,1名业务股室负责人任联络员的工作模式,相关成员单位经办人员从事具体业务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利用联席会议、政策解析会、协调部署会、工作推进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省州委和县委关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决策部署,学深悟透政策法规,吃透标准要求,强化组织保障,高位谋划推动。

(二)严格按标抓建。严格对标中央和省州委统战部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工作标准,在深入精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喜德实际,提出党建引领好、基地建设好、活动开展好、发挥作用好、服务发展好的“五好”创建目标,创新提出“党建+统战+基地”抓建模式,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实化《喜德县党外知识分子乡村振兴共建基地工作制度》(试行),对共建基地运行、管理运营、活动策划、开展等进行规范,聚焦重点工作,灵活运用会商分析、实地走访、调研论证、总结评比等方式,发挥联席会议、考核评估、巩固补短等作用,推动基地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服务发展提质。以“电商业务+网络直播”培训模式,累计开展“订单式”电商技能培训3期、市场开拓培训2期、茶叶采摘、种养技术、产业规划6期、覆盖90余人次。服务振兴提质。聚焦喜德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发展所需、统战所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持续实施“八大行动”和县委确定的“优化服务年”为契机,发挥统战优势,按照“统战+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助力油橄榄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底,伍合村油橄榄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产鲜果230余吨,产油21.5吨,产值达700余万元。充分发挥统战资源禀赋,参与打造打造且拖乡且拖村“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示范新村”,分两期投入进行了重点打造。其中,一期投入资金2300万元,重点打造人居环境、生态治理、微田园建设、民族团结、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产业发展等,目前已全面完工,并建成投运1240亩的茶叶产业园区和1个茶叶加工厂。采取“党建+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生产运营模式,提升了茶叶产业园农业生产水平,实现了茶树育苗、种植、加工全链条本土化。截至2023年底已种植1540亩,并配套建设节水灌溉、水肥一体、水保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成投运一个现代化茶叶加工厂。

(四)党建引领助推。把党建引领作为党外知识分乡村振兴共建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落实党建专员,指导党建工作,创新开展“党建+统战+产业”模式,开展党建引领,形成组织共建、阵地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发展共谋、成果共享的良性互动格局,激发基地组织建设新动能,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州县委全会精神及统一战线、民营经济、乡村振兴等惠企政策学习10余期、宣传宣讲4场次,党建引领基地建设工作座谈会2次,“同心讲堂”2次,为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发展信心,激活发展动力,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