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强部署”。镇领导班子充分认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性,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全面安排部署,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内容,确保工作有任务、有目标、有措施、有落实。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分析民族工作形势任务和面临的风险隐患,结合全镇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凉山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
二是民族政策宣传“筑根基”。立足辖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环境等,采取集中宣传和入户宣传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开展唱山歌、文艺演出等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送入千家万户。引导各族村民加强村务自治管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将法治、德治、民风风俗有机融合,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浓厚氛围。2024年,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8场,覆盖群众1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三是落实政策“促发展”。大力发展烤烟、黑山羊养殖、生物质再加工利用等产业,预计全镇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6亿元,增长12%,实现人居纯收入23740元。2024年,全镇种植烤烟30837亩,实现烟叶产量8.079万担,产值1.65亿元,全镇2024年烟粮融合种植18800亩,有效完成土地既种烟又种粮的有效衔接。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45830亩,总产量17.64万吨。实现年各类牲畜存栏15.69万头只,其中免疫生猪2.36万头,羊4.84万只,牛4328头,禽6.46羽,犬540只;利用植物秸杆生产机制炭,持续推动加强机制炭厂、林下经济种植、酒厂、飞地经济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村集体经济实现了56.5万元;精准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促进各民族群众平等就业,做好“一户一策”,落实“以购代捐”24.49万元解决24户收入问题,提供公益性岗位58个,促进务工就业、稳岗就业8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