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部署要求,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国家级非遗项目毕摩绘画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3月12日,美姑县以“非遗进校园(社区)”为载体,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毕摩绘画传承实践系列活动。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非遗活态传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助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毕摩绘画是彝族祭司毕摩以彝文经籍内容为题材,通过文字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记录彝族历史、信仰与生活的“活化石”。其载体涵盖兽皮、竹简、木板等,表现手法兼具古朴写实与抽象象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体现。
在活动中嵌入“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仪式,邀请各族师生共同参与毕摩祈福绘画创作,书写“民族团结”彝汉双语长卷,以艺术互动增进“五个认同”,表现手法朴实生动、构思奇巧、简洁夸张,概括出一幅幅耐人寻味的图画,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
本次活动聚焦“保护非遗根脉·共筑精神家园”主题,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毕摩文化研究者,通过以下形式推动非遗传承与民族团结互促共进:一是“非遗课堂”进校园。在美姑县各中小学开设毕摩绘画体验课,结合双语(彝汉)教学,讲解绘画中蕴含的彝族天文历法、道德伦理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智慧,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二是开展文化对话”专题讲座。举办《毕摩绘画中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符号》讲座,挖掘毕摩绘画与汉族水墨画等在构图、寓意上的共通性,彰显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三是举办“非遗+文创”作品展览。展出毕摩绘画传统作品及创新设计的文具、服饰等文创产品30件,以现代审美激活传统技艺,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据悉美姑县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项;省级非遗项目9项;州级非遗项目22项;县级非遗项目102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0人;州级非遗传承人47人;县级非遗传承人89人。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数量为凉山州第一。
(凉山州美姑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