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会东县老君峰景区管理局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实施多项举措,为推动各族群众在游览体验中增进了解、深化友谊搭建桥梁,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交融场景。各景区深度挖掘地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元素,将民族文化融入景观建设与游览体验,推动场景提质增效。清甜巷景区设置大唐文化主题街区、廊桥非遗文化展示体验中心设置投壶、拓印、书法、活字印刷等非遗工坊,邀请各族手工艺人现场展示技艺,游客既能参与制作,又能聆听匠人们讲述传承故事。同时,其他景区利用火把节、中秋等重要节庆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展销各族特色美食、文创产品,让游客在舌尖与指尖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二)创新活动形式,激发互动活力。各景区以节庆活动为纽带,策划系列主题鲜明、参与性强的文化活动。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老君峰景区、姜州花湖景区等会组织“民俗共赏”活动,邀请各族群众共同包粽子、做月饼、写春联;在泼水节、火把节等少数民族特色节日期间,鲹鱼水乡景区、野租泉民俗生态度假区会推出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项目,让各族游客沉浸式体验不同民族风情。此外,部分景区还推出“民族文化研学游”,组织学生走进景区,通过参观村史馆、乡史馆、参与传统技艺课程,了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
(三)优化服务细节,传递暖心关怀。景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为各族游客营造温馨、便捷的游览环境。野租泉民俗生态度假区在游客中心配备多语种导览手册、语音讲解设备,并培训精通民族语言的讲解员,为少数民族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部分景区在餐饮区增设特色民族餐饮,满足不同民族游客饮食需求。同时,景区积极吸纳少数民族员工,通过技能培训、岗位交流等方式,促进各族员工交往交流,各景区的少数民族员工渐渐成为传播民族团结的鲜活力量。
下一步,会东县老君峰景区管理局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创新更多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色举措,让景区成为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