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财政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聚焦思想引领、民生福祉改善,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一、凝心铸魂,奏响民族团结“奋进曲”
县财政局将民族团结思想引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理论武装、统筹部署、干部教育为抓手,筑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一是理论武装“强”根基,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相关知识,让干部职工深刻领悟民族团结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二是统筹部署“稳”推进,及时调整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具体责任,做到工作责任同频共振。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长效机制,定期研究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推动民族团结创建与财政业务工作相结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实。三是教育干部“提”觉悟,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廉政教育等活动,强化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注重内部各族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做到在政治上爱护、工作上关心,让各族干部在局机关感受到温馨温暖、收获成长。
二、精准发力,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会东县财政局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措施,让各族群众在民生改善中共享发展成果,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一是教育均衡促公平,落实资金114206万元,用于助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社会保障暖民心,落实资金20713万元,在“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幼有所育”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医疗保障强支撑,落实资金11361万元,用于支持提高县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城乡居民健康管理、重特大疾病预防控制等,进一步推动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三、金融支持,提升民族团结“新动能”
县财政局立足职能定位,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作为核心抓手,完善银企协同发展机制,持续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有力推动各民族携手共进、团结繁荣。一是强化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导向,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强化银企协同,有效提升县域金融生态环境。2025年一季度,我县各项存款余额204.59亿元,同比增长1.78%;各项贷款余额113.87亿元,同比增长14.66%,存贷比55.66%。同时精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全县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3.15亿元,较年初增加1.64亿元,加权平均利率降至4.39%,较年初下降0.1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19亿元,较年初增加2.81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54%,较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广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创新业务模式,全力支持远景能源凉山会东零碳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金江汽车产业园、北理同创新材料科技公司等重大战略项目,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清洁能源领域,减轻科创企业资产投入压力。通过“财政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统筹整合财政资金767.67万元,重点投向绿色能源、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