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团结进步与惠民政策、脱贫巩固深度融合,德昌县立足多民族聚居实际,于2025年8月16日至18日,在巴洞镇松柏村举办“母婴生活护理专项技能培训”。培训覆盖汉、彝等多民族群众50余人,脱贫不稳定户、低保户等重点群体占比超60%,既送技能又搭民族交流平台,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县域合力。
政策普惠暖民心,各民族共享发展红利。德昌县坚持“民族团结无差别、惠民政策全覆盖”,推出“培训费用全免、教材教具免费、重点群体优先”的“双免一优”政策,从县域层面统筹资源,消除少数民族脱贫家庭学习顾虑。“县里把培训班办到村,汉彝姐妹一起学,政府包学费教材,太贴心了!”彝族学员马海阿支说。培训精准覆盖多民族重点群体,让各民族平等享政策红利,增强“五个认同”,让惠民政策成为民族情感“连心桥”。
技能培训聚民心,各民族互学共促提升。为贴合多民族需求,德昌县组建汉、彝资深讲师团队,课程融入“民族融合”理念:讲婴幼儿辅食时,将营养理论与苦荞等特色食材处理结合,实现技能与文化双交流。培训采用“理论+实操+分组互助”模式,汉族学员李娟帮彝族学员整理笔记、翻译术语,彝族学员分享草药水护理等传统技巧,形成“互教互学”氛围。讲师张敏表示:“各民族姐妹一起学技能、聊生活,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技能增收强民心,各民族携手巩固脱贫。德昌县以“技能赋能+就业增收”巩固脱贫,双轨推进工作:一方面,帮助各民族家庭提升科学育儿能力,减少医疗支出,尤其增强少数民族脱贫家庭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赋能女性就业增收,激发了内生动能,通过此次培训,各位学员初步具备了从事母婴护理相关工作的能力,助力其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县域输血”到“群众造血”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民族团结动能。
下一步,德昌县将持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围绕各民族群众需求,开展更多跨民族、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让各民族群众在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中,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真正实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德昌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