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泸州 > 正文
【泸州】古蔺:民族团结一家亲 美丽苗乡换新颜
http://www.sctyzx.gov.cn/  (2021-03-18 14:15:43)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分享到: 更多

古蔺县大寨苗族乡位于古蔺县西部,距古蔺县城47公里。全乡共辖3个行政村、1个社区,23个村民小组,全乡现有人口1933户8038人。乡内少数民族以苗族为主,约1950人,其他还包括彝、壮、土家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4.3%,是古蔺县三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大寨苗族乡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慎终如始当好维护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守卫者”,打造“生态和美、民族和美、文化和美、文旅和美”新苗乡。

抓实基础,乡村面貌明显改善

“十三五”期间,大寨苗族乡以脱贫攻坚为统领,整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整合扶贫专项、以工代赈等资金2亿余元,建成生产便道和烟基路35.5千米,硬化25.99千米通社公路,启动3条道路路基建设。建成桥梁及便民桥8座,建成洞子口大塘应急水源工程。整理“金土地”1200亩。建成富民村防洪河堤、大寨村生态河堤,实施双河水土保持工程。建成灯泡岭、木槐沟、洞子口、理进沟、雪泡沟等8处中小型人畜饮水工程。实施农网改造20公里,改造电力台区6个,更换大容量变压器1台,实施大寨村高低压线路改造。集中实施了“房”、“道”、“水”、“亮”、“绿”、“园”六大工程,成功建成富民村深基岭、大寨村钦差堂和向阳道班上3个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安置150户655人,配套入户小径2500米,生态沟渠、观赏荷塘等水体景观8处,安装路灯500盏,建成绿地1.2万平方米,“微田园”163个,其中迁居新村的苗族同胞有65户248人。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建成7.84公里场镇、聚居区污水处理管道,每年固定实施4次河道清淤行动,巩固提升2.2公里生态河堤景观美化工程,增建卫生厕所412户、卫生公厕3座,扎实搞好村旁、宅旁、渠旁、路旁“四旁”绿化,实施550户庭院美化工程,加强庭院绿化和村庄公共绿地建设,增绿4000亩。深入推进理进沟、上甲电视网络信号全覆盖项目。通过聚焦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目前,大寨苗族乡乡村组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安全饮水入户率、电网入户率、电视覆盖入户率、通光纤宽带村占比率、村“雪亮工程”覆盖率、住房安全率、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达标率均以全面达标。

抓优产业,特色经济提质增效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年均种植烤烟5000亩,实现产值1527万元;黄蜀葵种植1200亩,实现产值231万元;加快建立现代生产经营体系,成功组建新型经营主体19个,社员1200余人,集中流转土地7400亩,林地2800亩;年均牲畜存栏0.78万头,出栏0.75万头,禽类存栏8.76万羽,出栏7.75万羽,产值达4260万元。建成温氏猪场、食用菌、富硒乌鸡等7个集体经济收益基地,与中粮集团、苏中药业、温氏等大型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2020年全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119元。

工业经济稳中求进。引进中石油、中石化进行页岩气钻探开采,目前已建成9个钻井平台23口井,实现产气21口,所有井口单日产量均达50万立方米以上。招引资本注册成立古蔺森能页岩气有限公司,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占地36亩的日产21万方页岩气液化项目一期工程,日处理能力达12万方,年产量达2.73万吨,年产值达9000万元,形成页岩气钻探、采气、加工、销售完整利益链条。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把苗族文化、生态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投资500万打造川南苗族文化博物馆,培育82户农户开发蝴蝶香囊、苗家蜡染枕头和苗家服饰等苗族特色产品,带动65户农户开办民宿餐饮、旅游购物店,实现对381户贫困户1512人交叉或多重覆盖,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配置苗族同胞180多户近800人到旅游服务业的各个环节之中,户均收入达5000多元。同时充分借助“蝶飞宝佤•踩山迎福”踩山节、“菊香富民•苗寨吃新”吃新节等民族民俗重大节庆节事活动,邀请四川三苗苗药研发有限公司、古蔺供销电子商务公司等22家商家展示销售43种农特产品,100余家特色小吃摊贩摆摊销售,50余名网络红人进行现场直播带货,探索线上线下“网络直播带货”模式,吸引12万人次关注实现旅游收入突破100万元,强力助推苗乡电商产业实现新突破。目前,大寨苗族乡已和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苗药研究所合作,将苗绣、苗药两种国家非遗技艺融合创新,开发出具有安神助眠、预防感冒等5大功效的“苗药香囊”,该产品获得2019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四川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规模生产后将带动40余名苗族绣娘就业,实现年均20万销售收入。

抓牢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突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民生财政资金支出达107.3万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岗位1215个,发放小额信贷贷款1009.7万元,帮助105人成功创业,带动425人就业。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管理更加规范。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校园环境优化及其他附属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投入40万元新建村卫生室2间、打造标准化村卫生室2间。多举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开创硬核标语“今天请吃饭的都是鸿门宴”、土味宣传广播“罗乡长教你预防新冠肺炎”被人民日报、人民网点赞表扬,苗族聋哑青年黄廷芳夫妇自发录制手语兼苗语视频《如何佩戴口罩》、《居家隔离要注意些什么》点赞量累计超过50000次,连续19次登上学习强国全国版推荐页面;乡政府发出8000余份宣传告示,倡导停办苗族传统大型节日“踩山节”,由乡长带队深入苗族同胞聚居区宣传引导,化解因疫情停办踩山节可能引发的“民族问题”, 切实抓牢疫情防控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统筹整合项目资金300余万元打造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科学普及、卫生保健、计生咨询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3个,建立1个文化站、3个文化室,3支文艺队,组建苗族文化传习会,成功将宝佤踩山节申报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5名。深入实施“五心”工作法,建立完善“1+3+N”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实现全乡群众矛盾纠纷问题“就时、就地解决”,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社,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大寨苗族乡已实现连续14年“零上访”。

民族和睦一家亲,团结进步谱新篇。如今大寨苗族乡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荣辱与共、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华丽篇章。

(古蔺县委统战部 古蔺县箭竹苗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