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江阳区江北镇充分发挥乡贤资源在引资引智、资政参事、公益慈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寻贤”“聚贤”“用贤”三个重点,探索出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江北新路径。
一、 党建引领“寻”乡贤。
一是建立乡贤组织。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情”为纽带,通过群众推、党员荐、支部选的方式,选出乡贤会员72名,发展壮大镇级乡联会,完善“乡贤智库”。二是规范运行机制。制订和完善乡贤联谊会章程,完善组织架构,健全管理体系、明确工作规则;设计提供镇级活动阵地,延伸设立成都联络站,搜寻在外乡贤人士;签订市、区、镇三级共建协议,共商共建全市模范试点镇。三是建平台引乡贤。建立镇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乡贤人士制度,搭建座谈、项目引荐等为主题的交流平台,通过举办“乡贤有话对党说”“乡贤金点子”等活动6次、策划“共享农场”“都市新农人”等乡村振兴储备项目8个吸引乡贤人士参与乡村振兴。
二、 立足发展“聚”乡贤。
一是选“能人”夯基础。在村级组织换届期间,镇党委通过多方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多村乡贤回归竞选村干部。换届选举后,全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返乡乡贤占比达50%,特聘村主任全覆盖。二是引“高人”话发展。柔性引进新乡贤、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玲及其团队,率先在全市编制镇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从“三生”融合、产业融合、全域全要素管控等方面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三是聚“才人”兴产业。以市、区乡联会为桥梁纽带,与四川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中心、这有光商业运营管理公司等单位结对共建,在甘蔗、特种水产等主导产业基础上,深入推进“蔗里鱼乡”区域农产品价值转换,已合作开展“电商直播培训”“研学进江北”“岩原鲤+泸州宴”等活动7场次,延长拓宽农业产业链。
三、 拓展思路“用”乡贤。
一是以携手促提升。建立镇乡联会和镇大学生联盟携手共话机制,筹集10万元成立“青年助力基金”,创新开展“我为江北代言”抖音短视频大赛、大学生运动会等活动,吸引近百名大学生聚焦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回乡创业。二是以模范解难题。建立乡贤评选、培养机制,将优秀“新乡贤”纳入调解委员会、“有事来协商”等基层治理组织,全国劳动模范、乡贤人士李申学参与调解工作以来,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起。三是以关爱暖人心。以女性创业代表、乡贤人士吴吉琼为发起人组建了全市首支乡村振兴巾帼党支部,成功招募14名志愿者,与酒城女创联盟共同实施“女性学堂”“留守之光”等主题活动,帮助35名留守女性提能就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196人次。
(江北镇 周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