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肇,亦称奢禄,彝族,元末明初四川永宁人。明代四川永宁宣抚司首任宣抚使。禄肇为永宁彝族扯勒部后裔第四十三世,彝名龙更龙之,为奢香的哥哥。
明洪武四年(1371), 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征虏将军傅友德率兵征蜀,平定成都。消息传来,永宁扯勒部君长禄肇率部归附,朝廷随即在永宁设置永宁卫和永宁宣抚司,朱元璋诏命禄肇为永宁宣抚司宣抚使。次年,禄肇与驻军永宁卫指挥使杨广率军民始筑叙永城土城,洪武十三年(1380)改建为石城。其时,禄肇在东城老衙门(今东城幼儿园)修建永宁宣抚司衙门。在此期间,建立永宁土司则溪管理制度,组织发展生产,修筑道路交通。朝廷在永宁设置茶马司,茶叶岁收18万余斤。
明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诏令兵分三路征服云南,其中一支征南大军从泸州经永宁趋云南。禄肇积极配合征南大军过境,在粮秣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云南平定以后,朝廷开辟云南昆明至曲靖,经毕节至永宁的川滇东路驿道,禄肇率部修道路、筑关隘,沟通了川南至黔西、毕节的驿传大道,发展了川黔边区的商贸往来,经济社会日益繁荣。
洪武十九年(1386), 朱元璋诏谕云贵川彝族土司,要求送子弟至南京国子监学习,以便汉彝文化交流,以晓礼乐教化。禄肇先后送其弟阿智、其子阿摄到国子监学习,促进汉彝文化发展。
洪武二十一年 (1388), 明朝廷策划析割部分永宁宣抚司地以置赤水卫,禄肇不甚愿意而获罪逮京,其妻奢尾代行宣抚使职。洪武二十四年,奢尾按照禄肇的愿望上书朝廷,请求开凿永宁河江门峡,以通航运。朱元璋诏令四川军务、景川侯曹震前往永宁,坐镇指挥开凿江门峡,疏通永宁河。永宁河通航,畅通了川滇东路古道,对繁荣川黔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洪武二十六年(1393), 禄肇免罪获赦,病故于返乡途中。
(叙永县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