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湿热既上。5月31日,在四川泸州古蔺县箭竹苗族乡的苗族咪彩们正在忙碌着缝制着非遗文化刺绣葫芦香囊。
箭竹苗族乡苗族蜡染传承人的杨磊每到端午来临之时,就会召集同乡的咪彩们围坐在一起缝制葫芦香囊。单从名字上说,葫芦与福禄谐音,葫芦本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葫芦香囊更是作为苗族友人之间传递友谊、寄托祝愿、表情达意的信物。
“端午节是各个民族共同的节日,我们在这天为了纪念屈原,吃粽子 、做香囊。那么我们箭竹苗族乡的同胞会做我们特有的吉祥物葫芦香囊,葫芦在我们苗族里代表长寿、健康、平安。” 箭竹苗族乡苗族蜡染传承人的杨磊告诉记者。
杨磊通过一针一线的现场教学的方式,给大家讲解着非遗文化刺绣葫芦香囊的制作方法,学员们聚精会神的学习。葫芦香囊用的是蜡染技艺处理过后的纯棉布,填充物除了棉花之外,还巧妙地加入了白芷、紫苏叶、陈皮、丁香、茴香、藿香、艾草、薰衣草和迷迭香等中草药。
“我们葫芦香囊制作大概分为五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准备我们的原材料,第二就是初步的缝制,第三就是装入我们的棉花和香料,第四步就是我们缝制的收尾,第五步就是装饰我们的香囊。”箭竹苗族乡苗族蜡染传承人的杨磊介绍到。
小小香囊,承载的是厚重的文化积淀,通过制作非遗文化刺绣葫芦香囊,传承的是苗族的传统习俗。香囊虽小但制作工艺却一点都不简单,打结、缝制、装香料、拉线每一步都有其要点。
“在我们的葫芦香囊的制作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编制绳和布打结的部位一定要漏出来,我们要缝制得圆润一点不要太过于僵硬,快速将棉花和中草药香料包起来,收尾的时候拉线要轻轻的拉。” 箭竹苗族乡苗族蜡染传承人的杨磊介绍到。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学习到了苗族葫芦香囊的制作技艺,也充分展示了我们苗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学员聂宇告诉记者。
(傅泽瑞 陈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