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泸州 > 正文
【泸州】泸县乡贤领航制种产业解锁财富“密码”
http://www.sctyzx.gov.cn/  (2022-08-23 19:42:11)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喜看稻田千层浪,又是一年丰收景。泸州市泸县石桥镇洪安桥村水稻制种基地是泸县县委统战部的乡村振兴实践创新基地,大型收割机在稻田间来回穿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从收割到出粒一气呵成,快捷至极。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株株沉甸甸的金黄稻穗,承载的是粮食安全的希望,筑牢的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近年来,石桥镇乡联会聚焦杂交水稻种子,将其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相继联合大堰村、红山村、洪安桥村等村级乡联会发展起规模化制种产业。2022年全镇制种面积1200亩,产量80000公斤,稳居全县杂交水稻制种前列。

“为了实现制种基地的规范化,我们还利用中央投资和市县奖补资金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农田2850亩,将核心区域全部用来发展水稻制种。”石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乡联会副秘书长张昌奎表示,高标准农田的建成,一方面充分整合了零散小田块资源,为全机械化的生产作业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为产业的提档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桥镇采取“村集体公司+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组织领航、乡联会种粮带动、农民参与的形式,全面激发了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并形成了机械化插秧、施药、 “赶花”、收割以及烘干的现代化生产链条。眼下正值丰收的制种产业,每年能为当地100户农户带来120余万元的纯收入,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种子生产后,将由种子公司上门收购,价格在18元/公斤左右。”石桥镇乡联会会员、泸县蜀穗鑫养殖家庭农场水稻制种大户张征介绍,自己已经连续三年在村里深耕制种业,300余亩的水稻制种基地也为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7户村民加入了水稻制种大户的行列。

一粒种子,成就了一个产业,也美饰了一片乡野。从空中俯瞰,片片金黄在清渠田野间无比壮丽,旖旎的田园风貌更添辉煌与大气,在秋风乍起间,是稻浪滚滚、禾香阵阵。

(泸县石桥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