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泸县统一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4321”工作法,引导全体统战成员始终践行“四心”工作定位,着力提升统战工作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基层统战工作新局面。
突出政治建设,凝聚统战工作合力
完善领导体系。用好县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协助县委深化对统战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的把握,推动党委加强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年县委常委会会议学习研究安排统战工作3次,召开统一战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等重要会议4次,听取民主党派工作汇报6次。不断优化基层统战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统战部门牵头、镇(街)党组织和党派、团体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县域统战工作大格局。
强化责任落实。把统战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纳入政治巡察、监督执纪问责范围,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将统战工作纳入县委目标绩效考核范畴,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参照省委统战部评价体系制定统战工作考核标准。强化统战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县委统战部班子成员分片联系镇(街道)、民主党派和联谊团体,深入基层开展指导和调研,切实掌握基层统战工作实际情况。
抓学习强信念。 聚焦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职责定位,组织全县统一战线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党的二十大”以及“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支持和指导全县统一战线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同心大讲堂”“悦读分享”“学习二十大建功新征程”理论宣讲10余场次;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3场次;开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5场次。
突出工作重点,增添服务发展动力
着力党外干部培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泸县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党外干部思想建设、源头管理、培养路径、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等五个方面细化工作举措,着力提升党外干部五种能力。推荐8名优秀年轻党外干部参加泸县青年后备干部“致远班”培训。今年以来,我县新任党外副科级领导干部 2名,党外正科级领导干部1名。目前,我县党外副处级领导干部5名、正科级领导干部6名、副科级领导干部23名。
着力服务港澳台侨。扎实开展台胞台属、归侨侨眷走访慰问20余次,解决太伏镇港资企业蜂糖李产业发展用地、资金等问题。加强对外交流,搭建对台涉侨合作平台。成功承办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四进”考察活动,成功协办2023两岸婚姻家庭川渝行活动、川台乡村振兴合作发展交流活动、华商峰会泸州分线考察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川台融合发展,得到省委统战部和市委统战部的高度评价,并成功签约台企投资项目1个。县台办获评四川年对台经济工作先进单位。
着力奏响同心主旋律。1-12月,泸县统战系统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网、四川新闻网、川南在线、泸州新闻网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发表稿件1625篇,在省市党政系统内部平台发表稿件、经验信息文章226篇,在龙城统战推送信息136篇。统战宣传扎实有效,唱响了统战主旋律。
突出主动作为,提升经济民生效力
主动担当作为,助力经济发展。持续推进四川省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县创建,制定文本30余项,召开工作推进会8次、专项调研32次,走访企业100余户,形成“党政、商会、社会”三方合力,健全“政策扶持、全产业链发展、助企纾困处理”等机制,优化“政务、金融、法治”服务。开展“面对面+键对键”等政企协商沟通活动6次,35名企业家、20个部门参加,收集问题建议28条,推动解决19条。协助洽谈珠海璞瑧义齿研发、光伏发电等项目6个,投资资金预计10亿元。
加强团体建设,贡献统战力量。2023年完成县乡联会、县新联会、县侨联的换届选举工作,强化了各团体班子建设。各联谊团体在全县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教育事业、光彩事业方面献计出力、捐款捐物,为泸县发展积极作为,带动全县群众增收致富。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社会价值。各民主党派持续推进扶危济困等公益行动,累计捐款捐物400余万元,惠及群众5万余人。农工党泸县委员会争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向泸县捐赠132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九三学社泸县委员会争取泸县濑溪河支流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泸县龙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两个中央预算内投资6300余万元。各民主党派围绕成渝经济圈建设撰写提案12件、社情民意34条,5件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
突出和谐稳定,激发同心同行活力
强化对口帮扶促发展。加大对口帮扶乡城县行动,2023年派遣干部人才20名,划拨帮扶资金4815万元,实施项目16个;与乡城县17个贫困村开展结对精准帮扶。倾力打造“项目带动建、技术指导帮、商品助力销”的全链条产业帮扶模式,以产业发展切实让群众在土地出租、务工、产品销售等方面获得收益,逐步实现助农增收、共同富裕的目标。
强化民族建设促团结。深入推进城市少数民族工作,开展学习宣传《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12次。协调县教育体育局等解决新疆籍来泸经商、子女入学等问题6件。推荐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个。
强化安全管理促稳定。通过全县宗教工作会、场所负责人工作交流会、日常安全检查、宗教领域“同运动·一家亲”活动等,织牢宗教领域安全网。泸县太阳寺、得胜基督教堂成功创建为泸州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化方向”示范场所,泸县通山寺、烟霞禅院创建为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场所。
(泸县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