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洞街道不断探索绿色生态种养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引导发展生态“种养+”产业,引导统战力量聚焦乡村振兴。依托乡贤力量,力促土地资源循环利用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积极发挥统战作用走出一条果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种养循环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把顺江村打造成鸟语花香之地,山上桃花绽放,山下油菜花盛开。”泸州润康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恒宗带着这一目标,积极投身顺江村建设,以黄桃基地为中心,流转土地500亩,采用红粱套种大豆、轮作油菜的模式,种植黄桃、桂圆、李子、柑橘等经济果树,让顺江村一年四季都有鲜果。
“以地定养、种养对接”,陈恒宗坚持以土地承载力优化养殖布局,科学测算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规范划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协调布局及匹配规模,实现黄桃树为鹅遮阴,鹅为黄桃树除草,鹅粪被黄桃树吸收,土地又长出茂盛的青草。这种生态种养循环开启“树上有果卖,树下有鹅卖”的双重效益模式。生态“种养+”模式可以实现一地多用,双向收益,既减少了饲养成本,也保证了禽畜的绿色生长和肉质的香嫩,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菜篮子”的同时,销量自然不成问题。目前,第一季度养殖幼鹅2500只,收益50余万元。
乡贤带动, 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2022年,润康公司进驻顺江村后,陈恒宗表示,要让农户积极参与进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陈恒宗引进优质果树品种,自己就是种养专家,对果树的种植、修枝、施肥等在亲力亲为的基础上,对村民现场指导果树种植技术,雇50余名村民进行管理种植,既增加收入也学会种养技术,带动周边村民创业的积极性,附近村民的“钱袋子”鼓了,生活越来越红火。
在顺江村润康红粱育苗区,村民正在田间地头锄地、撕地膜,他们动作娴熟、手脚麻利,绘就一幅春耕生产图。“我们把土地流转出来拿租金,还可以在基地干活,每天能赚80多块钱。”在地里播撒高粱种的顺江村村民魏某高兴地说。润康公司以土地每亩300元、林地每亩200元的租金流转土地,每年可直接为村民创收10万余元。
顺江村作为纯农业村,群众的土地分散度高,播种成本高、收益低,流转后便于集中打造,且能为租地村民提供就近务工的机会。此外,润康公司还将发动居民代养、自养鹅,通过苗木代管代养等方式,为村民增加收入。
乡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石洞街道顺江村将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乡贤热心公益,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多彩顺江”瓜果飘香之地。下一步,石洞街道将继续聚焦乡村振兴,构建乡贤人士“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带富”工作新格局,创新打造“同心共富·乡贤集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不断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龙马潭区石洞街道 易明玉、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