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雷竹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只要管护到位,1亩至少要收获2500斤雷笋,平均每斤按8元计,就要卖上2万元。除去5000元左右的生产成本,实际亩入可达1.5万元。”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伏龙村,乡贤粟永坤一边在雷竹林里挖笋子,一边高兴地介绍说。
雷竹是我国一种优良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等特点。作为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森林蔬菜,雷竹笋有助消化、抗疲劳、抗疾病等功效,是健康绿色食品,深得消费者喜爱,是名副其实的蔬菜之王。
环顾乡贤粟永坤的雷竹种植基地,只见地面上到处是破土而出的笋头,密密麻麻,产量喜人。“当初引种时,引进的种竹一窝(2根)要40元,1亩地的种竹成本都要四五千元。好在种下的第三年就见效益了。”粟永坤说。因为粟永坤种出来的雷笋肥大鲜嫩、爽甜可口,每天新鲜的雷笋一运到收购点,就会被消费者们一抢而空。“卖雷竹笋已经三年了,我从没有为销售犯过愁。”粟永坤高兴地说。目前,他的5亩雷竹种植基地每天要采收400多斤雷笋,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为何粟永坤种植的雷笋这么畅销,能卖出好价钱?答案是他能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乡贤人士学习,有过硬的种植技术,收获的雷笋品质好。其实在开始种植的前两年,他只知道按传统方法种植,但这样笋的供应时间短,错过了春节批发价格就低,收入也不高。
由此,为探索雷笋高产高效途径,粟永坤除了向周边的一家雷竹公司技术人员请教外,他还专门请来了纳溪区林竹局的专家为自己的雷竹“号脉”。纳溪林竹局专家告诉粟永坤:雷笋要出效益,卖出好价,出笋时间、投放市场时机最是关键,而用稻草砻糠覆盖雷竹林,是解决寒冬气温低、产不出笋、提早上市的最好方法。
随后,粟永坤就用一小块地搞起了“试验田”,这一招还真让老粟尝到了甜头,雷竹林的出笋上市时间,正赶上春节,不仅价高,而且还被城里的一家大酒店全部订购。从这以后,粟永坤就将自己5亩雷竹全部进行稻草砻糠覆盖,提早雷竹上市时间,提高春节期间的销售数量,让雷笋的效益翻了倍。
据了解,粟永坤种植的雷竹笋售卖期在每年的2月至5月初,春节期间雷竹笋每斤批发价在15元左右,现在虽然已近尾期,价格有所回落,但比起普通的竹笋仍旧高出了不少。
在乡贤粟永坤的带动下,同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种植雷竹笋的行列。粟永坤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向大家传授种植诀窍,帮助村民们提高产量、增加收益。现在的新乐村村民多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鼓了自己的钱袋子。
(纳溪区委统战部 施雪 周超文 刘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