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泸州 > 正文
【泸州】泸县:非遗赋能,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http://www.sctyzx.gov.cn/  (2024-10-27 11:13:01)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近年来,泸州市泸县兆雅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深挖泸县中国龙文化之乡内涵,着力传承保护“兆雅火龙”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其蕴藏的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基因,让非遗成为各族群众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搭建非遗传承平台,增强文化纽带力量。争取市级民族事业发展资金15万元,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兆雅镇新溪村内原新溪小学开设泸州东翼兆雅火龙工匠培训学校,建立泸州东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习基地。学校成立以来,为兆雅镇、周边10余个镇的各族群众及9000余各师生搭建了“龙文化”交流传习平台,开设培训班80余班次,群众、师生3000余人参加培训。通过非物质文化的传习,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进校园、进乡镇、进乡村活动的开展,将各民族群众关于日常生活中社会实践、观念表达、知识积累的共同价值融通起来,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师生对中华民族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活化非遗展示互动,促进文化交流交融。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兆雅火龙”非物质文化遗产,兆雅镇依托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文化节等节庆节点,开展火龙展演系列活动60余场次。展演活动坚持以火龙龙舞为主,以打击乐、说唱为辅的民间传统表演形式,既进行舞台展演,又走村入户,同时创造性地将“火龙展示+火龙舞步讲授+互动体验”融为一体,全面展示火龙文化遗产的新活力。通过活化火龙展演,让非遗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在享受文化盛宴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壮大非遗传承队伍,共建共有精神家园。兆雅镇以青少年为非遗文化传承的着力点,建立非遗文化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点燃非遗传承火种。通过非遗传承人走入校园,讲授“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的活态文化课,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体系中的重要场域。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手持舞龙道具,耳听传统龙舞节律,学习舞龙步伐,在一移一转中感受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以春雨润物的形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民族历史观、文化观,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泸县兆雅镇 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