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泸州市古蔺县石屏镇、白泥镇、椒园镇、马蹄镇、白沙场镇、马嘶苗族乡等农文旅融合乡镇主要领导一行赴成都市武侯区古蔺商会考察交流,共商家乡发展大计。
成都古蔺商会会长王永杰携班子成员及会员代表热情接待。本次会议由秘书长潘仕强主持。执行会长付乔就商会发展建设情况向与会书记、镇长做介绍。监事长罗旭波就商会公益活动的开展和反哺家乡建设情况做汇报。
各乡镇围绕经济现状、发展规划、招商引资等主题展开推介,双方就深化合作、助力乡村振兴达成共识。
石屏镇:聚焦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动能。
石屏镇镇长王映重点介绍了该镇依托政策支持与资源优势推进的乡村振兴路径。作为古蔺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域,石屏镇近年来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推动露水草种植、肉兔养殖等联农带农项目,并借助中央补助资金完善商业基础设施。王映表示,未来将深化“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为招商引资注入新活力。
马蹄镇:酱酒产业领航,农旅融合提速。
马蹄镇党委书记王仲以“酱香酒+现代农业”双轮驱动战略为核心,重点推介了马蹄酱酒园区项目。作为古蔺县酱酒产业重要布局地,该镇依托赤水河干热河谷气候,已建成甜橙种植基地4万亩,并签约成功投产酱香白酒生产线项目,投资规模达6亿元,预计年产值2.6亿元,形成“甜橙+酱酒”特色产业集群。此外,王仲提到,马蹄镇正推进冷链物流中心和电商平台建设,通过错峰销售与品牌营销提升“中华名果·马蹄甜橙”市场竞争力,同步开发康养旅游项目,打造农旅融合新名片。
马嘶苗族乡:文旅研学赋能,民族风情出圈。
马嘶苗族乡党委书记岳红安重点介绍了农文旅研学基地项目。该乡依托苗族文化资源,结合农旅融合片区发展规划,签约建设苗岭茶山现代农业园区,推动茶叶、甜橙等产业与民族文化体验深度融合。岳红安表示,未来将打造“苗族风情一条街”,开发特色手工艺品和民俗旅游线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民族特色产业开发。
椒园镇:发酵食品突围,产业链条延伸。
椒园镇党委书记李畅以发酵食品产业为突破口,详细介绍了左岸山泉水农旅产销综合体项目。该项目通过整合山泉水资源与农产品加工,发展泡菜、酱料等特色发酵食品,并配套建设仓储物流园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李畅强调,椒园镇将依托高寨云顶农旅融合项目,推动生态农业与休闲观光协同发展,打造“发酵食品之乡”品牌。
白泥镇:生态养殖筑基,多元产业并进。
白泥镇党委书记罗莹欣重点推介了沙坝村现代生态农业养殖园项目。该镇通过“种养循环”模式发展肉牛、生猪规模化养殖,并引入酱酒基地建设,形成“养殖+酿酒+有机肥”生态闭环。罗莹欣表示,白泥镇还将依托农特产品集散中心,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推动花椒、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白沙场镇:水库经济启航,康养产业蓄势。
白沙场镇党委书记姜先强以观口水库建设为契机,描绘了“康养+旅游+有机农业”发展蓝图。水库建成后,白沙镇计划开发环湖生态旅游区,配套建设有机菜籽油、有机大米种植基地,打造“水韵康养”目的地。姜先强透露,未来将引入社会资本开发休闲民宿与研学基地,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商会响应:凝聚乡贤力量,共筑发展桥梁。
成都古蔺商会会长王永杰表示,商会将发挥资源优势,助力家乡农特产品推广、文旅品牌宣传及项目投资对接。他指出,近年来古蔺县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商会始终以"服务家乡、反哺桑梓"为宗旨,未来将运用网络新媒体、友好商协会等多种平台,推广古蔺农特产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将引导会员企业和社会资本返乡投资,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等领域寻求合作机遇。监事长罗旭波补充到,乡镇的发展要立足专精特新项目,一镇一特色,以此更有利于精准宣传,更易出彩、更易成功。
此次座谈会为古蔺县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各乡镇立足资源禀赋,以产业振兴为核心,绘就了一幅“特色鲜明、多元共进”的乡村振兴图景。成都古蔺商会作为桥梁纽带,将持续推动资本、技术与家乡需求精准对接,为古蔺“创建中国百强、振兴革命老区”目标贡献力量。
(作者:潘仕强;图文:郑秀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