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泸州 > 正文
【泸州】古蔺县白泥镇:乡贤聚力 书写当代乌蒙山“愚公”新篇
http://www.sctyzx.gov.cn/  (2025-04-22 17:51:45)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今天晚上在这里召开群众会,主要是讨论九社修路的事。你们咋个看也?”白泥镇白泥村第一书记邓伟的话音刚落,九社社长冷和飞立刻接过话,“这条路我们前前后后计划了差不多3年!现在政策这么好,要修就一步到位,我提议我们自筹资金,把路直接修到4米宽!”他的提议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群众们纷纷响应,“对!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定要把路修好......”

汇聚“乡贤力”,今朝“变通途”

乡村道路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民生改善。过去,白泥村九社的这条路一直是我们心头的‘老大难’。翻山越岭的,出行不仅要翻过几座山,路面还狭窄坑洼。路断了,摩托车过不来,运粮食、肥料,也全靠肩挑背扛......”一位村民回忆道。

为解决这一民生问题,白泥村党总支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党员大会、群众会议,把村民代表、五老乡贤聚集在一起,就修路问题让大家共议共建。“这是大好事,必须支持!”“我出500元,一定要尽早解决这个‘心病’啊”。在资金、人力短缺的情况下,村党总支精心组织、统筹谋划,采用“集体筹一点、群众投一点、乡贤捐一点”的“三个一点”模式筹集资金,白泥村乡贤、退休老干部、乡贤和在家群众无偿出力下,九社路基修建项目正式启动。

施工现场,一台挖掘机在前面拓宽道路,村民们自发拿着锄头、铁铲等农用工具,有的抬送沙土、有的在清除道路两旁的杂物、有的在平整路面……干得热火朝天。风雨无阻,奔走在现场,陪同施工的五老乡贤冷和江说道,“作为退休干部,就是把‘我要群众干’变为‘我和群众一起干’,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事。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群众们也不等不靠,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积极参与到修路中来,为我们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经过15天的不懈努力,一条长1000米、宽4米的生产路路基已修建完成,不仅方便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也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建好“产业路”,铺就“致富路”

乡村振兴首要就是产业振兴。近年来,白泥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统筹谋划,以“修一条路、兴一方产业、富一域百姓”为目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满足发展诉求,切实将产业路修到群众心坎上,为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现在路修通了,我们40多亩的田地可以收回来自己栽种了,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出行时间也从原来的1个多小时到现在的10多分钟......”村民们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条“众筹”修成的路,不仅解决了出行难题,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据了解,白泥镇白泥村将依托古金高速“刹一脚经济”,深化“产业+乡贤”,吸引乡贤投资家乡,扩增高标准稻鱼共生基地、提质甜橙基地、筹建古蔺土鸡产业园,打造“以路为媒、产村共荣”的鲜活样板。

“路修好了,货车进得来、产品出得去,产业自然就能活起来!”白泥村第一书记邓伟站在刚接通的路基上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还规划了观光步道、观景台等,要把甜橙、土鸡、稻鱼三大产业基地串珠成链。等明年甜橙成熟,稻鱼上市,土鸡出栏,村民人均年收入预计能突破3万元。这好日子啊,还在后头呢!”

“村里面发展的好坏,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不能只靠向上级要资金,我们也要尽己所能,把村给建设好。”白泥村党总支书记黄文庆说,“从‘无路可走’到‘大道畅通’,从‘群众愁盼’到‘干群齐心’,这不仅是一条道路的‘从无到有’,更是白泥村群众团结奋斗、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缩影。”

大道致远,砥砺前行。白泥镇正以新时代的‘愚公’精神,以逢山开路的闯劲、久久为功的韧劲,让蜿蜒的产业路化作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在乌蒙山深处搏动出共同富裕的强劲脉搏。

(白泥镇 邓小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