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清,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在职医疗健康管理博士,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园医院院长,中科院健康管理联盟管理专家顾问委员会首批六名特聘专家之一,民建中央第十届、十一届人口医药卫生委委员,乡村振兴健康医疗服务团副团长,民建四川省委第九届教科文卫委副主任,民建成都十一届、十二届市委委员,现任民建四川大学华西支部副主委。
持之以恒,为“三下乡”牵线搭桥
在周国清看来,治病救人,是他的本职工作,丝毫不能苟且。一个不替病人着想的医生,不管你有多大本事,也不是个合格医生。这个“格”,是人格,是医德,是责任。作为新时代新使命的担当者,医生应当立足本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周国清的愿望出乎于心,发乎于情,而且经历了14年实践的检验。
他连续14年参加义诊未缺席,先后去过30多个县级医疗机构,40多个乡镇卫生院,四川主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都有他的足迹,累计义诊群众数千名。剑阁县中医医院口腔科,是周国清对口帮扶的单位,义诊结束后他仍多次赴该院跟踪帮扶。茂县人民医院口腔科蒋主任是他义诊中结识的同道。两人一直保持线上会诊,迄今有50多名病人是他们会诊的受益者。该县口腔科购进新设备后,周国清亲自前往指导安装调试,使新器械及时投入应用。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义诊活动的作用,2014年周国清制定《三下乡义诊活动方案》,上报民建四川省委,包括活动形式、具体要求、各个专业需要的基本条件、宣传动员群众等,对相关准备工作有了明确要求,义诊活动走上了规范化的路子。
负重前行,做抗“疫”锋线上的“逆行者”
2022年7月中旬,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周国清带领科学园医院员工支援电信路社区、跳伞塔街道成科西路、科院街6号、科分院篮球场、科分院东门廊桥、新南门汽车站、中科院成都分院新院区等核酸采样点的核酸采样工作,共派出600余人次医护人员参加核酸采样工作,累计完成20多万人次人民群众的核酸采样。同时,安排4名医护人员24小时进驻人民南路3段15号高风险区7天;2名医护人员奔赴成华区静态管理区域10天。特别是9月1日成都市静态管理居民居家期间,科学园医院为更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止因为各小区疫情防控,医护人员无法出小区工作而造成非战斗性减员,全院职工均住在医院,并加班采样至深夜。
用专业发声,为防“疫”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民建成都市委委员、民建四川大学华西支部的副主委,同时又是深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周国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防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先后向民建中央、民建四川省委、民建成都市委会提交新冠疫情防控社情民意、调研报告37篇,大部分被民建中央、省市政协采纳。《统筹整合基层闲置医疗资源,缓解大规模疫情下医疗人员紧缺的建议》被民建中央单篇采用,成都统一战线第3期采用;《立即组建“小区应急医疗救助志愿队”,解决成华封控小区核酸采样、医疗救助问题的紧急建议》被成都市委办采用;《核酸集中采样点立即配备防暑急救箱,防止排队采样中人民群众中暑的紧急建议》《关于多举措引导提升群众全员核酸检测参与积极性,确保疫情防控高效有序开展的建议》被成都市政协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