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实思想引领,画好共识图。组织场所常驻人员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召开宗教界代表人士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开展“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主题研讨,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活动20余次,凝聚宗教界人士共识。
二是抓实规范管理,创建示范点。实施“一包一”机制,包保人员每月上门至少一次,帮助解决场所法人登记10处、房屋确权、环境改造等方面问题4件;建立健全民主管理、人员管理、场所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5大项14小项管理制度,组织公安、住建、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帮助解决房屋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问题4件,着力建设平安和谐的宗教活动场所。
三是抓实人文建设,绘就文明景。组织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5次,清理宗教活动场所及周边区域废弃物;栽种三角梅1500余株,落实专人进行绿化管理和定期养护,维护绿化成果;检查场所内部照明设施及区域路灯,对存在问题的装置进行维修及替换,宗教场所亮化率达到95%以上;对照《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和《城市公共厕所规范与设计》要求,对5座旱厕进行改造,提升场所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