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绵阳市出台了《绵阳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共提出30个方面的工作举措,细化了160项具体工作任务。 坚持在为民服务上做“加法”,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的原则,力求破解政务信息孤岛、信息壁垒和数据烟囱,打通数据共享“主动脉”,《工作方案》提出的30项举措聚焦“轻量化”、“便利化”和“特色化”。
聚焦“轻量化”。持续压减环节、时限、材料。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登记财产、政务服务等涉及审批服务效率的5项指标均对标省内和国内先进实践,进行了量化数据要求。如工程建设中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压缩环节,压减审批时限。企业不动产抵押贷款时限进一步压减。
聚焦“便利化”。进一步优化服务。对开办企业、纳税等13个指标在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对企服务上作出要求,如深化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完善中小投资者诉讼绿色通道等。
聚焦“特色化”。突出亮点抓创新。要求运用“互联网+”与各项工作结合,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强部门间联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推出更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建好用好“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逐事项落实“跨省通办”“西南五省通办”“川渝通办”等。(绵阳市工商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