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各地统战工作 > 绵阳 > 正文
【绵阳】着力“智改数转”解读新质生产力“密码”——江油市统一战线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侧记
http://www.sctyzx.gov.cn/  (2024-07-15 18:56:12)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几台数控机床,就能完成几十人一周的加工订单量。”四川华岭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化主管、市新联会会员冯志强边介绍边指向正在工作的科技人员。笔者看到,偌大的车间只有廖廖几个工人,智能制造生产线高效运转,特种机器人动作灵活娴熟……数字化智能制造揭示出江油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密码”。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江油统一战线以“智改数转”为着力方向,助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释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最大效能,推动传统重工业向新型现代化工业转变,加快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全域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 厚植创新本底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四川发展需要,聚焦前沿科技攻坚突破,提升数字技术普及和应用水平,推进创新“双向”驱动,实现生产管理流程最优化、运营成本和同期最小化、产业竞争和企业利润最大化。

四川华岭光子公司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将所有生产数据都录入BA报表系统,以数字可视化大屏实时显示生产情况、生产进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故障、警报等,并通过COB器件封装线控制室下达生产指令、监控生产过程以及组织生产调度,其90%的工序实现机器标准化和智能化。

“运用局域区块链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制造模式中存在的硬件低端、信息孤岛、管理离散等问题。”冯志强说,COB器件封装线是华岭光子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产品线,是光模块、光器件数字化产业链的一环,目前公司共有8条这样的产品线,其中7条已投入使用,4条实现量产。“坚持“链式”创新,能有效增强精益制造管理,真正做到生产更高效、作业更安全。因此,公司的数字化工厂项目成功入选‘绵阳市企业数字化改造典型案例’。”

“数字工厂使生产运营效率大幅度提升。以100GSR4光模块为例,月产能大约实现30%的增幅,设备综合效率提升10%,生产管理协同效率提升10%,减少纸张打印成本20%,降低呆滞库存10%,部分工位的人力节省达到70%。”华岭光子信息化主管冯志强说。智能工厂加速了光模块制造的整体协同效率,实现了厂内协同、多工厂间协同以及供应链协同,促进了降本增效、提质增收。

“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市科技局局长李兴桥介绍。四川华岭光子公司现已完成数字工厂远期建设规划的数字化1.0全流程信息化建设,预计五年内推进2.0生产制造自动化升级、3.0供应链产业化升级、X.0决策智能化升级,力争建成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基地,为“江油智造”创出一片“新”天地。

智造提速 激发动力活力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新质生产力动力活力,必须发挥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作用,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不断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签订‘智改数转’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健全技术交易市场、促进技术要素和产业精准衔接、融通发展”四川新为橡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永国说。周永国是民盟江油基层委会员,说起科技创新、智能化数字化,总有讲不完道不尽的话,他的企业是江油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30强,拥有2项发明专利、6项创新专利,被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石油化工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授予“油气钻采装备橡胶密封技术中心”,2024年被阿拉伯国家-中国经贸合作创新中心授予“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推荐企业名录”。

风好正扬帆,借力“智改数转”,将江油“智”制造推入数字经济主赛道,加力提速。目前,我市64家规上工业企业正加快评估,29家重点企业正实施“智改数转”,2家企业成为“标杆企业”。“2025年园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面达85%,2026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达到全覆盖。”江油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主任王成介绍。

尝到数字经济“甜头”的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从传统“三线”工业企业发展中找到创新突破口,在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中找到崛起之路。公司中坝能源集控中心将原变配电站、循环水站、配气站等10个站房通过自动化改造,将站房设备信息接入集控中心,对水电风气等能源供应进行远程监测和操控,实现了科技引领、“两化”融合下各站房“远程集控、统一运营、无人值守、操维合一”的现代化生产运营模式。

“通过数字化平台,就能对盐水车间、配电室枪机、高压室、空压水处理泵房等区域情况全程监控和适时调度。”中坝能源集控中心负责人田斌介绍,集控中心的投用,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和能耗水平,提高了动力产品供应质量,保障了职工的生产安全。同时,大胆使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整合公司数据中心、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网络安管平台,让数字技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好马配好鞍。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积极推进5G应用的开发与部署,升级改造原有网络系统,完成中坝、武都生产区的5G网络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目前,已成功实施薄板产线、电渣产线、危化废旧管理、质量一贯制管理的App应用以及铁路运输系统应用。”公司工程建设总监、市新联会会员涂炜介绍。这些智能化平台的应用基于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时和大容量特性,大幅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响应速度,推动产品链不断创新优化。

资源连通 扩大规模能级

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江油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整合资源平台,优化市场配置,从“数字化工厂”建设,到完善网络、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让全市各大企业不断加入到“智改数转”行列中,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优化。

数字机床上,一架自动化雕刻机将金属件雕刻成精美的图案,“科技之美”呈现在笔者的眼前。“我们将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引入MES以工业智能化替代重复工作流程,改造升级车间现有的纯人工生产模式,在高级排程、现场监控、物料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管理。”四川新金鑫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市新联会会员李海燕介绍。目前,我们已经邀请专家团队进行了全面诊断,预计投入1000万元改造资金,届时将节约人工成本50%,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将用好用活现有的政策资源,从现有系统数字化升级、增加数字化应用设备、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提升园区环境智能化四个方面着手改造,将智能化数字化贯穿生产始终。”

走在科技创新前列的四川新为橡塑有限公司,同样加入了“智转数改”行列,以新建石油天然气钻采井控装备密封件生产线为抓手,构建新为运控中心,建设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运营数据、车间执行过程数据和关键要素的全流程透明化、数字化管理。

“目前,我们已进入项目实施开发阶段,今年将投入2800万元用于一期建设。”新为橡塑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总工程师、市网联会会员李建春介绍。通过信息化项目建设,进一步实现运营效率更优、数据管理能力更强、安全保障水平更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工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江油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江油统一战线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注重宏观政策与微观实践宣传探索,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集聚、重大改革上求突破,着力“智改数转”,解读新质生产力“密码”。( 江油市委统战部供稿曾刚黄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