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四川统一战线 > 统战工作 > 民族宗教 > 正文
【攀枝花】格萨拉彝族乡:多民族携手共筑小康梦
http://www.sctyzx.gov.cn/  (2020-09-15 14:23:22)  来源:四川在线
分享到: 更多

近年来,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其创新、跨越发展的驱动力,通过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工作,格萨拉彝族乡,这个全县海拔最高、位置最偏、贫困人口最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乡之一,已经逐渐蜕变为现在的“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抓住团结这个基本盘在关键少数上构建核心力

格萨拉彝族乡乡党委、政府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把团结作为确立自身优势和信心的基本盘,以乡领导班子为核心,着力培养、构建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在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占比超70%的基础上,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学习培训力度,仅2019年,就组织了50余人次参加省、市、县等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和参观考察,有力提升了民族干部参与全乡经济社会管理的能力。

同时,全乡制定了《格萨拉彝族乡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攻坚工作方案》。以此为指导,乡党政机关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不断把中央、省、市、县的惠民红利释放到格萨拉的田间地头,把全乡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心拢在一起、力聚在一起。在脱贫攻坚的三年攻坚期中,被外界称作失联村的茅坪子、后元村通上了公路;岩上片区5000多群众的生活饮水实现了“三级跳”;全乡硬化村社道路140余公里,架设居民饮水管网40余公里;岩上、岩下片区特色产业形成以“种、养、畜、果”一体化格局……

2019年,格萨拉彝族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盐边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乡妇联主席杨宗芬(纳西族),被评为盐边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以“共进步”为重心在共建工治共享上发挥基层党组织

建设全面小康的快车道上,乡党委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全乡共进步的重心,目前,全乡6个村党支部,党员共计370人,分别为彝族310人、汉族32人、纳西族23人、普米族3 人、傈僳族2人。每个支部都是发展的坚实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是团结进步的推手,带头致富的先锋。

在县委的部署安排下,乡党委指导各村党支部与县级部门、乡机关党支部持续开展“支部共建,四好同创”活动,开基层党建新风,推动村民群众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基础上,真正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建起了第一个移风易俗接待点,以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为原则,用电子礼炮替代鞭炮,用20套桌椅板凳替代席地而坐,用家常小菜替代宰牛杀羊,用节俭新风替代了陈规陋习。目前该点既接待本村的红白喜事,也向邻村低价租赁。

古德村成功打造为全市7个旅游民俗古村落之一,驻村工作队、村支部以民俗微博物馆、农特产品小超市、特色民宿建立起“康养+旅游+绿色农产品”发展模式,同时,以5个民族传承百年的古老议事方式,组成“古德村议事会”,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全村治理,有法可依。

韭菜坪村党支部,在全乡一盘棋的格局下,依托国家级4A级景区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主动融入“山上是景区、山间山下是产区,共建农文旅融合区”的三区联动模式,让200余户村民端上资源碗,吃上旅游饭。

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格萨拉彝族乡、村两级党组织集思广益,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方法、发展致富的机制。

(攀枝花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