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高标准农田的长效管护机制?日前,蓬安县河舒镇组织部分镇村干部、小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高标准农田承包业主召开高标准农田建后运行管护机制坝坝会,集思广益,共同化解“重建轻管”难题。
近年来,蓬安县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打造了一批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水利配套完备的高效农田,改善农田灌溉耕作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县河舒镇自2023年11月起,在小板桥村启动了3254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627万元。目前,实现了灌溉、施肥、打药全程智能化;同时,将农田、农艺、农技、农机、智能等生产要素融合,实现了“人防+技防”双重监管,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农田项目须“三分建七分管”,“重建轻管”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为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在建工程质量,破解已建工程建后管护难题,促进工程质量闭环管理,该镇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通过“坝坝会”的形式,探索实行“田保姆”、项目建管护一体化、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化机构、引入保险机制等方式,发挥村级组织、承包经营者的管护主体作用,并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形成多元化管护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