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市委目标绩效办工作人员与市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组成联合督导组,采取“督导+新闻”模式,深入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顺庆区环形中心、中国西部(南充)电商直播基地等点位,全方位探寻南充消费提振的强劲动能,感受南充全力以赴冲刺“双过半”,向着高质量发展奋勇迈进的生动实践。
进口酒品琳琅满目。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中华 摄
做实外贸支撑 畅通开放发展“高速路”
走进位于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南充进口商品展示直销中心,货架上整齐摆放着来自40多个国家的酒品、零食、美妆等琳琅满目的商品。“目前这里正在开展6·18促销活动,总价值200多万元的商品正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热销。”南充临江国际港发展有限公司保税运营中心副主任郭锐介绍道。
作为川东北地区首个且唯一的保税物流中心,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依托进口保税和出口退税的独特功能,开展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出口拼箱、进口分拨、简单加工五大业务,目前已吸引欧城铁、茂泰供应链、鑫贸供应链等31家企业入驻。“我们提供‘保姆式’‘全过程’‘一对一’指导服务,精心梳理通关要点,全力破解通关难题,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外贸综合服务。”郭锐表示,这一系列举措助力了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开拓市场,推动了南充外贸结构优化与优势培育。
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交出亮眼成绩单: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32403万元,全国排名38位。其中,进口贸易额5098万元,全国排名50位;出口贸易额27305万元,全国排名17位(全国共计85个)。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3.9%,进口额增长1442.8%,出口额增长75.5%。
面对这份成绩单,该中心正多维度发力,擘画更宏伟的开放蓝图:一方面深挖本地生产型企业潜力,鼓励它们利用保税政策开展业务,同时大力招引外向型龙头企业落户;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新兴业态,在稳固一般贸易基本盘的同时,做强保税仓储,探索跨境电商保税备货等新模式。
“我们常态化开行国际班列、国际卡班。”郭锐说,为了畅通发展血脉,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硬件设施、融资渠道、物流体系正加速完善,与铁路、航空、水运的联动也进一步加强,国际物流效率不断提升。
“我们的目标就是全力将这里打造成区域保税物流枢纽和对外开放高地,力争在2025年,进出口货值占到全市总量的40%以上,为申建南充综合保税区奠定坚实基础。”郭锐表示。
这股开放活力正蔓延至全市外贸领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成功举办外贸企业推介会,推动市属国企积极拓展进出口业务,全市拥有外贸实绩的企业已达102家。同时,借助“川行天下”等政策东风,组织本地企业踊跃参加广交会等国际展会“抢订单、拓市场”,仅建雅摩托等25家企业就在近期展会上签下了超千万美元的意向订单。此外,“1+9”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市级服务中心+9个县级服务站)不断完善,成功引入四川丝路易购科技有限公司,市级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营。
依托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南充正不断夯实外贸根基,全力畅通开放发展的“高速路”,向着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奋力前行。
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洪源 摄
拓展消费空间 绘就品质生活“新图景”
踏入顺庆区环形中心,巨型蝴蝶天幕熠熠生辉,往来市民穿梭于各大商铺之间,一派繁华热闹景象。
这里处处体现着巧思:匠心规划的360个智能停车位,巧妙化解了城市核心区“停车难”的尴尬;全维度的建筑结构加固与智慧消防系统,构筑起立体安全防护网。最吸睛的,莫过于那由2800块异形玻璃“编织”成的巨型蝴蝶天幕。夜幕降临,光影流转,“蝶翼”翩跹,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也点亮了南充崭新的城市封面。
“环境好、牌子多、够潮,特别适合我们年轻人,基本每周都和朋友来聚聚。”在一家热门奶茶店前,市民小郭举着刚买的饮品,笑着对记者说。
人气旺,生意自然红火。“生意一直不错,节假日尤其火爆,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特别多,提前订座是常事。”环形中心一家餐厅的工作人员牟俊忙碌间隙也向记者介绍道。
环形中心的吸引力,在招商成果上展现得淋漓尽致:96个黄金铺位招商入驻率高达92%。2家国际奢侈品旗舰店与76家国内头部品牌汇聚,构建起涵盖零售、餐饮、娱乐、文创的24小时品质生活圈。“今年初,盒马创新快闪店以日均2000单的惊人销量,短短两月创下超千万元销售佳绩,以首发经济撬动消费活力。”四川中成利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涛说。
黄涛同时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们还通过招引品牌、举办樱花节等特色活动以及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成功吸引客流,拉动了消费,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丰富消费新场景,提升年轻化业态,加大消费券投入,吸引更多消费者来体验。
记者在采访中进一步获悉,这座蝶变新生的商业综合体,不仅以92%的开业率刷新行业速度,更创造了5000个就业岗位,带动超亿元消费增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夜幕降临时,它化身为流光溢彩的“城市会客厅”,见证着南充商贸经济向更高维度华丽蜕变。
“推动核心商圈提档升级,是我们拓展消费空间的关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积极推动五星环形商圈、江东商圈、下中坝商圈、南湖商圈等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已成功培育1个50亿级核心商圈、2个30亿级大型商圈、4个10亿级重点商圈,商圈体系日趋完善。
展望未来,南充将加快建设嘉陵江“一江两岸”消费集聚区,高标准打造至少10个融合商业、农业、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康养等元素的特色消费新场景,并争创2个以上省级“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为市民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消费体验。
顺庆区环形中心吸引市民光顾。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中华 摄
做优平台经济 点燃数字发展“新引擎”
来到电商直播间,主播们热情推介“南充造”“南充产”的声音此起彼伏;跨境电商产业园内,满载货物的卡车整装待发;与行业巨头的战略合作正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今年以来,市商务系统紧抓“商贸提质增效行动”主线,深入践行市委“1558”工作思路,在平台经济这片新蓝海上劈波斩浪,为全市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瞄准平台经济头部企业,南充“筑巢引凤”,动作频频。一份精心编制的商贸服务业平台企业招商图谱清晰标注着目标与路径。围绕这份图谱,招商团队步履不停,积极与京东、抖音等重点企业对接合作。今年以来,市领导率队与京东集团对接洽谈5次,双方围绕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分步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达成共识,京东供应链下沉项目近期将与市辖三区签署合作合同;京东便利店、京东养车等合作事项已正式启动;与抖音集团洽谈1次,就深化扩大合作领域达成共识。
精准招引成效初显:今年1-5月,南充实现网络零售额67.51亿元,列全省第8位,同比增长11.68%,高出全省1.89个百分点。
平台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坚实载体的支撑。走进中国西部(南充)电商直播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崭新的直播间里灯光闪烁,主播们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后台工作人员紧盯数据屏幕快速响应。“入驻这里后,流量扶持和专业培训让我们成长很快。”一位刚下播的本地品牌负责人语气中带着兴奋。据了解,该基地自开业运营以来,已成功吸引20家企业入驻,实现交易额超2.8亿元(直播带货和大宗交易)。
与此同时,高坪区与重庆阿朗斯、四川出海易等企业成功签约,川东北跨境电商产业园合作项目加速推进。南充创新探索的“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正深度激活本地特色产业潜力,丝纺服装、汽摩配、食品饮料等正通过跨境电商新渠道加速“出海”。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25亿元。
“平台经济是点燃数字发展的‘新引擎’,更是我们冲刺‘双过半’、稳固经济回升势头的重要力量。”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充将紧盯项目落地,加速推进京东便利店在南充街头巷尾的布局,力促京东智慧物流园区项目早日动工;同时,持续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平台经济载体建设,持续提升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从保税物流中心的有序运转,到商业中心的人潮涌动,南充正以坚实的步伐在消费提振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